奏響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樂章——從全國兩會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成就
2017-03-08 20:05:07?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蔡秀明 陳暉 |
分享到:
|
長風破浪會有時——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展現大國擔當 杭州街頭,車輛穿梭,時隔6個月,道路旁的“G20”標識依然醒目。 “古人最憶是杭州,天下從此重杭州。G20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把杭州推向了世界舞臺。”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說,杭州峰會是華夏兒女引以為傲的一件大事。 恰逢全球力量對比深刻變化之時,杭州峰會在二十國集團發展史上烙下深深的中國印記——中國從此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起更為重要的設定全球議程和規則的“新角色”。 外媒評價,當西方國家反思“照自己的樣子改造世界”的時代一去不返時,世界把目光投向東方,重拾對穩定性、有序性的期待。 期待來自對中國理念的認同——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為發展中國家發聲”“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深入參與全球治理,已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系統闡述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描繪了“中國路線圖”。 從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合作共贏的國際秩序觀,到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觀,再到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正確義利觀……習近平主席擘畫全球治理頂層設計,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說,中國提出的一系列創新理念和務實方案,有助于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期待來自對中國擔當的認同—— 從亞投行籌建倡議提出到正式開業,僅2年多時間;從絲路基金宣布成立到首批投資項目啟動,僅1年多時間……“中國效率”讓世界矚目。 中國成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正式成員,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順利運行……在逐步形成的全球合作新格局中,中國從國際體系的參與者轉變為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和變革的“發動機”。 60、70、100……“一帶一路”,一呼百應。三年多來,響應支持這一倡議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字,不斷攀升。 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賴特認為,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成立亞投行等舉措,對彌補全球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具有重要意義,“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從承諾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機制建設,到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再到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推動全球合作,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把“一個都不能少”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在實處。 深度參與全球治理,一方面是“中國不能缺席”,一方面是“各國要商量著辦”,中國以自身實踐,肩負起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 時間回溯到2012年底,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首場外事活動,習近平提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判斷。 2017年1月,日內瓦萬國宮,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到一個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 這項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順應歷史潮流,在人類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綻放出耀眼光輝。 今年,中國還將主辦兩場重量級的國際會議——5月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9月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相信包括“主場外交”在內的一次次生動實踐將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再上新臺階。 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站在廣闊世界舞臺,中國將高舉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與世界各國奏響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的時代樂章。 |
相關閱讀:
- [ 03-08]習近平的兩會時間|習近平為何在遼寧代表團談這些問題?
- [ 03-08]兩會社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 [ 03-08]萬紫千紅總是春——兩會會場上的亮麗風采
- [ 03-08]兩會就該多點像董明珠這樣敢說話的代表
- [ 03-08]外媒熱評兩會:中國已為世界經濟貢獻者、正能量、穩定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