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努力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017-03-02 20:12:58??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周冬 趙舒文 |
分享到:
|
國際在線報道:2017年3月2日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記者介紹本次大會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去年以來全國和地方政協就如何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做了大量的工作。請問今年會有哪些后續的安排? 王國慶:首先我在這里還要感謝媒體。我最近在媒體的報道上看到很多有關扶貧方面的報道,有很多很生動,其中也有很多是關于全國政協和各級政協組織開展的這方面的工作。你們也是為扶貧在吶喊、在鼓勁,在這兒我要向媒體朋友表示感謝。 2016年,全國各級政協組織在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自己也說,是亮點紛呈。這里我想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去年5月份,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延安花了8天時間,踏進窯洞,坐上炕頭,走到了田間地頭,對延安的產業扶貧成功經驗進行深入的剖析研究。他們為什么去?我想這個故事可能還得從1947年說起。當年的黃土高坡延安洛川是陜北出名的窮縣,農民都在黃土里刨食,他們的收益可想而知。當地有一位農民叫李新安。為了改變這種狀態,他到河南引進了蘋果苗,想用種蘋果來改變“收獲微薄”的問題。 當時他引進蘋果苗之后,周圍的鄉親不理解。我還看到材料里面說,鄉親們還說他:你弄幾根“干柴棒棒”插在地里,到頭來連家都養不活,都得餓死。但是李新安堅持了。通過十年,到1957年,他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農業展覽會。在展覽會上,他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也許是那次接見以后他萌發了一些想法,兩年以后在國慶前夕,他給中央送來了一些蘋果。毛澤東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品嘗了這個蘋果之后,讓中辦給他寫了一封回信。信里稱,洛川的蘋果是陜北黃土高坡上的“一個創舉”。也就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這個創舉,蘋果今天成了陜北農民的“搖錢樹”。不僅在洛川,在陜西,小蘋果做成了大產業,“一個產業鏈脫貧一大片”,全產業鏈現在從業人員超過了上千萬,創出了“一戶一畝蘋果園,不愁脫貧過好年”的經驗。參加調研的全國政協常委把這個成功經驗帶上了去年6月份召開的“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 這一經驗在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當然在大會發言和小組討論中,大家關注的遠遠不止這些。為了“把情況摸準,把問題看清,把建議提實”,參加調研的人員長途跋涉,上山下鄉,走村入戶,他們的足跡遍及了云南、貴州、廣西、新疆、重慶等16個省區市,就“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人口異地搬遷”等六個專題開展調查研究。委員們在調研中善于發現問題,也勇于提出問題,更敢于較真問底。我看到有的委員非常認真。有的地方為他們提供一些數據,先提供了一個數據,第二次提供的數據稍稍有一個百分小數點后面的差異,他們都要追根問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由于這種精神,所以把基層的真實情況、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及成功的經驗都能挖出來,帶到會上。所以大家反映,那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開得非常務實高效。 今年,全國政協還將組織委員對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情況展開監督性調研,并為推進這一工作做了具體安排。我們政協要跟蹤,針對這些措施的實施,進行監督性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還要召開“實施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這里我特別要說一句,一個主題,兩年連著開議政性常委會,可見我們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努力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這也是我們政協委員為“今年再脫貧1000萬”中央提出的攻堅任務貢獻我們的力量。 |
相關閱讀:
- [ 03-02]一圖丨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你關心的都在這里
- [ 03-02]海外看兩會 | 外媒:聚焦兩會 關注中國
- [ 03-02]習近平“兩會時間”的會內會外
- [ 03-02]嚴把非煤礦山復工“關口”抓好“兩會”期間安全
- [ 03-02]【全國兩會地方談】飽含民生期盼的全國兩會更有力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