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瀨浩新村別墅式農家庭院建筑群。中國經濟網記者高原/攝
中國經濟網廣西百色2月28日訊(記者高原)走進瀨浩新村,映入眼簾的是坐落在綠樹翠竹中的別墅式農家庭院建筑群。這個風景秀麗、環境優雅的小山村,是目前百色市建設規模最大、距城市最近、交通最便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
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助力脫貧增收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鎮瀨浩新村于2007年11月9日正式開村,近十年的發展中,村民從以往的單一農業,逐漸轉向以旅游為主、商農結合的新產業模式,發揮特色資源優勢脫貧增收。新村特色農業有小番茄、芒果、西瓜等,是右江區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目前,全村共種植小番茄250畝,西瓜120畝, 2016年人均純收入11250元。

圖為瀨浩新村無公害農副產品展示。中國經濟網記者高原/攝
瀨浩新村的脫貧模式是百色市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百色市委副書記楊春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是脫貧的主要依托。百色市脫貧任務重、時間緊,選準扶貧產業,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2016年,按廣西年初確定的脫貧摘帽標準核驗,百色市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達到縣區脫帽標準,13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21.84萬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20.5%下降到2016年底的14.66%,百色市脫貧攻堅首戰告捷。

圖為瀨浩新村打造紅谷慢生活休閑度假區品牌。中國經濟網記者 高原/攝
打造慢生活品牌 推動旅游扶貧致富快
為了更好地發揮瀨浩新村特色資源優勢的脫貧增收帶動作用,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鎮積極探索“黨旗領航村企共建”的新路子,引進廣西百色紅谷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打造瀨浩新村紅谷慢生活休閑度假區品牌,提供農家樂、休閑娛樂、養生會所、藝術家創作基地、北方老人候鳥過冬等休閑旅游服務項目,一批旅游項目的實施,不僅使當地群眾自種蔬菜變得更加供不應求,同時解決剩余勞動力近200人次再就業。
產業政策支撐 保證脫貧可持續性
楊春庭副書記表示,一個地區的產業如何直接關系到脫貧是否可持續。目前,百色市通過引入龍頭企業、開展土地流轉等方式,積極探索,加大產業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實現貧困群眾發展有產業,收入有來源。
2015年12月,國務院扶貧辦、農發行總行批復將百色列為全國第一個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這個項目的獲得,為百色老區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強大的活力,搭建了更大的舞臺。自此,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金融扶貧發展特色產業,為產業注入更多資金支持,加快脫貧步伐,摘掉“窮帽”,告別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