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扶貧有講究 主持人:貧困群眾風險承受能力很低,怎樣防范和控制致富產業的市場風險,避免同質競爭和產能過剩? 蘇國霞:貧困地區存在資源稟賦不好、地理位置偏僻、產業單一等問題。要想徹底脫貧,需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盡可能培育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貧困地區的一些特色產品、特色資源,是其他地區沒有的,發展起來就會有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比如小型農家樂、生態旅游業等。 此外,針對銷售渠道問題,可以通過發展電商扶貧,通過電子網絡讓農產品上線來解決銷售問題。例如,甘肅隴南政府通過網絡為農民提供服務,農戶一年能增加三四千元收入。江西通過郵政系統,實現農戶產品點對點、人對人銷售,不經過中間環節。 孫久文:同質競爭和產能過剩是現在一些貧困村、貧困群眾在發展生產中面臨的難題。 產業扶貧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把區域經濟、縣域經濟發展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讓部分貧困戶自己發展產業脫貧,也可讓一批貧困戶通過就業脫貧。同時,精準扶貧中的產業扶貧,也需要有規劃、有重點,從而引導農民脫貧致富。 方榮:目前,黃岡市開展了兩個方面的探索。一方面,提升傳統產業。通過合理的產業規劃,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板栗、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獲得了穩定可靠的原料來源,農戶實現穩定增收。例如,引入伊利集團到黃岡發展奶牛養殖,現在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30億元。 另一方面,培育電子商務、生態旅游等新型產業。黃岡市現有6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每個縣有專項資金2000萬元,建服務站,作培訓,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全覆蓋。貧困戶在家里開實體店的同時開網店,線上線下結合,在家門口就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了。此外,生態旅游對黃岡的帶動作用也很大,黃岡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景點。鄰近武漢的鄉村,不僅僅是周末,平日里人氣也很旺。外地消費者也被這里的農產品吸引過來,成為農家樂游客。這兩個新興產業,對黃岡的帶動作用很大。 |
相關閱讀:
- [ 02-28]胡鞍鋼:“十三五”開局年規劃目標完成可打96分 2017經濟更穩
- [ 02-27]五部委:“十三五”新增1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 [ 02-24]文物《十三五規劃》發布 多措并舉讓文物活起來
- [ 02-24]國家文物局:"十三五"啟動十二項文物保護工程
- [ 02-24]廈門市安委會就“十三五”安全生產專項規劃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工作進行分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