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德國非裔遭受“制度性歧視”
2017-02-28 11:16: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社柏林2月27日電 (記者 彭大偉)聯合國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柏林當地時間27日發布的對德國非洲裔人權狀況的初步調查報告指出,德國的非洲裔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種族歧視、“恐非”情緒、種族臉譜化等侵害。報告同時認為,由于德國缺少對非洲裔和非洲人等的分類統計數據,非洲裔所面臨的“結構性和制度性”種族主義的嚴重程度相對不為人知。 2月20日至2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程序下設的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派出一個代表團在德國東部和西部多地進行走訪。27日,代表團在柏林介紹了其初步掌握的德國非裔人權狀況。 針對司法領域存在的結構性、制度性種族歧視,工作組負責人里卡多·A·宋佳三世表示,德國警察機構“反復否認德國存在種族臉譜化”,同時在聯邦和各州層面缺少獨立的投訴機制,這都導致了相關歧視行為逃脫懲罰。 “工作組相信,制度性的種族主義和帶有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導致了德國司法系統未能有效調查和起訴對非裔實施種族暴力、種族臉譜化和仇恨犯罪者。”里卡多·A·宋佳三世補充指出,德國以族裔為標準的分類數據嚴重匱乏,同時德國對涉及非洲殖民的歷史在理解上不夠全面,這都導致非裔面臨的結構性、制度性種族主義的嚴重程度易為人所忽視。 鑒于此,工作組在報告中建議德國政府在分類數據采集、承擔殖民歷史責任、承認非裔作為少數族裔的法律地位等諸多方面采取措施。 對于德國境內非裔人口總數,目前沒有官方的確切統計數據。報告援引德國政府估算數據指,德國居住有約80萬非洲后裔,約占德國總人口的1%。 近年來,針對非裔的種族臉譜化、仇恨犯罪等問題日益凸顯。據德國內政部給出的數字,2016年德國共發生3533起針對難民或難民安置點的襲擊行為,造成560人受傷,其中43名為兒童。平均每天就有約十起針對外來難民的襲擊。 “種族臉譜化”(Racial Profiling)等隱性種族歧視亦屢見不鮮。2016年12月科隆跨年夜,德國北威州警方因在一條推特中使用帶有歧視性的“Nafri”(北非人)一詞來描述當晚接受查驗的對象,引發德國輿論爭議。 工作組將在2017年9月形成最終報告并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完) |
相關閱讀:
- [ 02-10]波特蘭藝術博物館展出當代非裔美國藝術家作品
- [ 12-16]男子在查爾斯頓教堂槍殺9名非裔 被陪審團裁決有罪
- [ 09-29]美國加州非裔男子因用電子煙指向警方遭槍殺
- [ 09-23]槍殺非裔男子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女警被控一級兇殺
- [ 09-19]奧巴馬呼吁非裔美國人抵制特朗普:給他投票是羞辱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