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7日電 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個銷售額遠大于起刑點的制售假線索,但截至目前通過公開信息能夠確認已經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比例不足1%。 2月27日,在阿里巴巴2017年度打假工作交流會上,阿里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公布了上述數據。由于現行法律規定中對制假售假的處罰依據相對模糊,執法機關對案件定性難、定量難,立案后進入司法程序更難。鄭俊芳說:“最終結果是刑事打擊力度不足,制假售假犯罪成本極低,無法有效遏制制假售假在線下的泛濫和平臺間的流竄”。 根據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披露的數據,2016年全年,阿里用大數據加人工復檢方式,共排查出4495個銷售額遠超5萬元起刑點的制售假線索;執法機關受理其中的1184條;公安機關能夠依據現行法律規定進行刑事打擊的只有469個,截至目前通過公開信息能夠確認已經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 因此鄭俊芳代表阿里巴巴向社會發出呼吁:嚴格執法、加重刑罰,全社會拿出治理酒駕一樣的共識和力度,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假貨。 鄭俊芳用“霧霾”和來形容與假貨的戰爭。線下假貨源源不斷地從小作坊、黑工廠中產出,像霧霾一樣從四面八方襲來,阿里巴巴只能持續不斷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以識別攔截假貨。 但企業沒有執法權,只能發現問題、下架商品、向執法機關報送線索,然后等待處理,而立案、進入司法程序和量刑判決的過程更加漫長和艱難,最終受到應有刑事處罰的犯罪分子少之又少。 阿里巴巴可以盡力將假貨隔絕在平臺之外,但無法阻止制售假在線下的泛濫和平臺間的流竄。截止2016年8月,12個月內阿里主動防控系統攔截了3.8億個假貨產品頁面,“這些假貨未能登陸電商平臺,但在線下實際存在著,假貨源頭不除,無論線上線下都深受其害。” 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總監葉智飛提到一個案例,2015年,阿里輸出線索聯合公安打掉一個制售假LV案,并抓捕了制假者;一年后,在和公安配合打掉又一個制假窩點時發現,這次與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 “阿里每年投入2000人、花費超過10億元打假,并配合公安機關執法,但由于現行法律法規的過寬、模糊和難以執行,最終很多犯罪分子能逃脫刑罰”,鄭俊芳說,“根治假貨亟待嚴格執法、加重刑罰,否則打假就像個篩子,違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貨的人急死、執法辦案人員累死、消費者哭死。” 鄭俊芳以酒駕入刑為例來說明對制假售假嚴格執法加重刑罰的必要性。酒駕入刑曾向全社會清晰傳達信息:酒駕者必承擔嚴重后果,其震懾作用正是酒駕行為得到遏制的關鍵。如果刑事處罰比例不足1%的事例一再發生,從根本上治理假貨也就無從談起。讓每一個犯罪分子無法逃避應有的刑事處罰,讓制假售假者不再心存僥幸,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假貨。 |
相關閱讀:
- [ 02-21]海南硨磲禁止買賣 福州市場硨磲飾品多假貨
- [ 02-17]一個電飯煲引發的反思 涉嫌賣假貨200多家超市成被告遭索賠數百萬元
- [ 02-17]延平支行積極參加南平市反假貨幣宣傳活動
- [ 02-13]消協:微信代購買到假貨維權難
- [ 12-22]執行到假貨,法院如何做到兩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