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自貢市大安區一名12歲的“熊孩子”因為玩手游,刷爆了母親工資卡上當月的3000余元工資。其父不知內情,以為遭遇電信詐騙,果斷報警,結果被警方識破?!靶芎⒆印庇忠约貿Q作為偽裝,欺瞞父親,最終還是被警方識破。 有律師表示,如果家長能夠證明玩手游進行支付的,不是家長而是孩子,那么就可以申請手游公司退款。但在現實中,這種取證非常難,因此可操作性并不強。 事件 “熊孩子”刷爆媽媽工資卡 爸爸以為遇詐騙報警 2月上旬,大安區和平鄉派出所接到一起報案。一名男子拿著銀行流水賬單,報警稱遭遇電信詐騙?!拔覒岩晌依掀诺你y行卡遭遇電信詐騙,錢被分批轉走,一共3000余元。最大的一筆1000元,也有500元、200元,還有幾元的?!?/p> 該男子很疑惑,他稱,我們沒有接到電話,也沒有收到短信,連銀行卡都沒綁定在線支付,“錢咋子會遭劃起走呢?”警方接到報警后,經過分析,認為是其子玩手游的可能性很大。該男子回家問過其子后,再次致電警方稱,不是我兒子干的。 警方再次經過詢問,認為還是該可能性最大,讓該男子查看其子的QQ號。于是,該男子又轉而查看其子QQ?!靶芎⒆印苯o了父親一個QQ號,很快將其父騙過。而當警方打開QQ時,發現里面“只有一個好友”。最終,“熊孩子”承認了自己用手機綁定母親銀行卡,玩手游在線支付的事情。 律師 如能證明系孩子支付 可申請手游公司退款 “12歲的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3000余元的金額不是這個年齡能夠支配的。如果家長能夠證明玩手游進行支付的,不是家長而是孩子,那么就可以申請手游公司退款。”四川泰逸律師事務所律師龔貴榮說,但在現實中,這種取證非常難,因此可操作性并不強。 據了解,一般手機支付都需要輸入密碼,而如果設置了快捷支付功能,則不會顯示密碼輸入,而是直接進行支付。因此,為了避免孩子刷爆銀行卡,可設置需要輸入密碼,以這種方式來阻止孩子進一步操作。 “另外,可以在綁定的銀行卡上存入少量的金額,用完再存入,這樣即使被刷甚至遭遇電信詐騙,都可以規避最大的風險?!弊载曇晃汇y行業人士介紹,不要設置無密碼登陸支付,設置信用卡短信提醒服務及支付驗證,定期修改賬戶密碼,這些都是規避在線支付風險的方法。 教育大家談 自貢“虎媽”:建議讓孩子“分期償還” 在采訪中,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迷上手機游戲的不少?!拔乙郧疤貏e愛耍一款跑酷的游戲,可惜媽媽現在不讓我玩了?!币晃?0歲的小朋友告訴記者。據了解,這款跑酷的游戲,需要充值進行玩耍,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金錢的使用,其實并沒有概念。 “我女兒現在才三歲多,但我覺得我是個‘嚴母’,對孩子要求特別高,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太苛刻了?!弊载曇晃荒赣H范女士稱,如果是我女兒今后打手游刷爆了我的銀行卡,我不會打罵她,我決定讓她用提高學習成績和做家務來償還。 據了解,范女士的做法,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一位母親,在遇到同樣的事情后,想出了這個辦法?!八c孩子簽了個協議,要讓孩子通過‘數學考試95分以上獎勵200元’、‘洗碗20元’、‘掃地10元’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建立他的責任感。做錯了事,就要承擔責任,這在他們走上社會后,會深刻體會到。那么,從現在起,就讓他們做一些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來承擔這份責任,我認為是可行和正確的。” 教育專家: 家庭和睦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 “‘虎媽’的這種建議,我認為是正確的。這在心理學上叫做‘代幣制’,既讓娃娃承擔了責任,又讓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家長的這種引導是有心理學依據的?!弊载暯逃睦韺W專家吳文紅說,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推廣和鼓勵。 吳文紅介紹,這個孩子的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現在的孩子沉迷手游的不少?!案鶕@個案例,我覺得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家庭原因,父母對其的關愛不夠,導致孩子將注意力轉向手游。第二種是同學之間的攀比心態,看見其他同學也在玩時髦的手游,自己不玩,豈不是落伍了?!?/p> “第一種情況,家長應該反思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的關愛程度。而第二種情況,則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將孩子攀比和模仿引向正確的方向??偟膩碚f,家庭的和睦是最關鍵的因素,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最大?!眳俏募t介紹,一個家庭和睦、溫馨、民主、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是心理和行為非常健康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既要對他的“小聰明”予以肯定,夸獎他的聰明才智。同時,又要正確平和地指出他的問題所在,讓他避免再犯。 馮晉峰 傅鵬凱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劉恪生 |
相關閱讀:
- [ 02-16]“蘋果36技術”引海量刷單:導致中國iOS手游10億美元壞賬
- [ 02-14]南征北戰NZBZ打造手游《權力與榮耀》推廣曲
- [ 11-08]手游開發瞄準兩岸游戲玩家 深挖情懷推進兩岸合作
- [ 10-28]麻將手游推銷或"涉賭" 微信群主招攬玩家牟利
- [ 10-28]警方查處福州首例替考案 麻將手游推銷或“涉賭” 微信群主招攬玩家牟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