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新長征路的中國精神
2017-02-26 13:58:2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日用而不怠”邁向“日用而不知” 歲末年初,照例是各種年度盤點風行。致敬抗洪英雄群體的融媒體產品《2016年度記憶:像你一樣的你》“意外”地走紅網絡,成為年度盤點的一抹亮色。 2016年夏,我國遭遇特大洪災。解放軍、武警部隊響應號召,投入抗洪搶險,轉移群眾70余萬人。戰士熊利君的故事,既普通,又傳奇。來自江西九江的他,出生于1998年,正值家鄉遭遇特大洪水災害之時。危急時刻,是解放軍把在襁褓中酣睡的他救了出來。18年后,一身戎裝的他主動請纓,參與抗洪。“今天,我已然成了你,像你一樣托舉起風雨……”一曲深情,唱出了中國人知恩圖報的美德傳承,樸素而又高貴。 “你做的,我也要做”,這是榜樣的力量。 “你幫助了我,我也要幫助別人”,這是美善的傳遞。 “該輪到我了”,這是無畏的擔當。 簡單明快的言語,自然而然地行動,背后支撐著的是深厚的價值底蘊。 在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看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到底想朝哪個方向走,到底想實現一個什么樣的目標,到底如何來評判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都需要仰仗于共同的價值追求、價值體認和價值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悉中國歷史發展脈絡和人類文明發展歷程,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 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了個人、社會、國家的共同目標追求,宣示了整個社會的運行軌道和發展方向,突出了個人的思想規范和行為準則,體現了社會價值共識的“最大公約數”。 這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穩定器,是中華民族凝神聚魂的價值紐帶,是中國社會魂有定所、行有依歸的德性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一種德性力量,也是一種德性文化,更是一種德性精神。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是現實呼喚,是響亮號召,是工作方向。 ——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完善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入學儀式等禮儀制度,利用重大紀念日、祭奠日、民族傳統節日等開展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活動,使之融入大眾日常生活; ——加強以孝親敬老為基礎的家風家教建設,培養人們的孝心、愛心,引導人們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感念長輩的關愛之情,使之融入家庭教育;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化社會治理的價值導向,用司法公正引領社會公正,使之融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融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環節…… 一步一個腳印,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 研究表明,27℃是人體的“黃金溫度”,不冷不熱,剛剛好。人與人之間,最為適宜的,就是保持“27℃善意”。在廈門,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住進重癥監護病房,治療需要大量輸血,廈門人伸出胳膊、排起長隊,市民王女士因為體檢沒有通過,沒能獲得獻血資格,連聲抱怨“最近吃得太油膩了”;湖北襄陽,正在調休的消防員路遇餐廳遭受火情,一把拉住路人看管自己的孩子,上前拔出消火栓的水槍;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一位教師拄著拐杖在校內籃球場指導學生訓練,“輕傷不下火線”…… 當這些故事四處傳頌時,故事的主人公們卻頗有些驚訝:“這不是很正常嗎”“當時可沒有想那么多”“這有什么,不值得一提”。 出乎本心,源自本性。 從“要我為”到“我要為”再到“無意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正在悄然花開。 新的長征路上,這些美麗的花朵,匯聚起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升騰起來,香溢四方。 中國夢:凝聚你我,“擼起袖子加油干” 若干年后,盤點2016年度最令人激動的時刻,相信無數國人會想起那個炎炎夏日,在電視屏幕前,看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里約奧運奪冠后和教練郎平相擁而泣的一幕。 小組賽僅列第四,結局看似已經明朗。希望渺茫,但不代表沒有希望。打一個球就是一個球,追上一分就是一分。沒想到,中國女排贏了,中國贏了! 這一幕,與30多年前郎平一代的鐵姑娘們在洛杉磯奪冠的情景,在歷史深處交相呼應,彼此激蕩,共同定格成人們心底驚心動魄亦蕩氣回腸的記憶。 “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2016年《感動中國》特別致敬獎頒給中國女排,眾望所歸。 “頑強拼搏、永不言敗,女排精神激勵了一代中國人。這種精神的力量并沒有減弱,而是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當前,全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這個過程,就需要這樣的精神凝聚億萬人的力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雜志原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的話一言以蔽之:新的長征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國精神是引領力量。 真正的精神力量不尚空談,而在實干。 實干,就是不指望幸福從天而降、夢想自動成真,而是腳踏實地勞動,用雙手用智慧去創造、去開拓。 實干,就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實干,就是胸懷長遠目標又立足實際,像釘釘子一樣,一錘一錘接著敲,直至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鍥而不舍、馳而不息。 實干,就是做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不搞“假大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不越軌……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新的長征路上,前景必定風光無限,途中難免激流險灘,中國精神就是那催征的“鼓點”,給人以激蕩于心的浩氣,給人以磅礴于懷的信心。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26日 01版) |
相關閱讀:
- [ 02-21]《閃亮的一年》系列微視頻:主旋律更響亮
- [ 02-20]紅色文化題材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微電影、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獲獎作品公告
- [ 02-18]唱響民族復興的時代強音——寫在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
- [ 02-18]習近平“2.19”講話一周年,人民日報發重磅文章
- [ 01-14]4年40萬公里,這不是習近平一個人的長征
- [ 12-30]“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主題活動于延安結束
- [ 12-28]企業家:創業是一次長征 成功需要十年以上
- [ 12-15]中國首個長征主題情景體驗式演出項目落戶貴州遵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