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誤入廣東內河的老齡中華白海豚 馮抗抗 攝
中新網廣州2月15日電 (記者 索有為)一頭老齡中華白海豚春節期間誤入廣東內河后去世的消息,此前引起各界關注。記者15日從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該廳已邀請香港海洋公園于日前對該頭中華白海豚進行尸體解剖,具體死亡原因可望在幾個月后知悉。
該頭中華白海豚在2月1日誤入廣東省臺山市白沙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迅速派出工作組赴臺山市,協助和指導地方漁業部門及時展開救援。經連日多次驅趕,終未能將這頭中華白海豚送回大海,仍于10日晚在距離入海口較近的潭江遺憾去世。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透露,香港海洋公園日前已對中華白海豚尸體進行解剖,取樣回香港。預計解剖報告在幾個月后完成,這頭白海豚在迷路后具體身體各方面經歷了什么、具體年齡、各方面綜合情況以及具體死亡原因,有望在解剖報告中得到更詳細的答案。
據介紹,此次誤入白沙河的中華白海豚約30歲,相當于人類70歲高齡。近年來時有中華白海豚誤入內河,每年約2-3次,往往是老年體中華白海豚,回聲定位系統失靈而迷失方向導致。
該頭中華白海豚因皮膚潰爛嚴重,取樣后已做深埋、無害化處理。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稱,以往死亡白海豚如果皮膚完好、骨骼完整,會制作標本放到展覽館等處所。目前,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還設立有一個流動博物館,將珍貴的中華白海豚標本在廣東省內相關展覽館流動展出,讓更多民眾尤其是兒童能夠詳細了解中華白海豚。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組織多次救援 馮抗抗 攝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在2012年與中山大學攜手合作,成立了中國最大的中華白海豚基因數據庫,以了解不同白海豚種群間的關系。基因數據庫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內,占地1200平方米,是目前中國存有最多基因樣本、且覆蓋率最全面的中華白海豚基因數據庫,共存有120多個擱淺白海豚的內臟、皮膚、牙齒等樣本。
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僅存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珠江口現存的中華白海豚大概1200頭左右,但其雌雄各多少、每年出生比例多少,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