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建立失信人名單庫來已限制615萬人次購機票
2017-02-14 16:31:3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周冬 王祥楠 |
分享到:
|
“向執行難全面宣戰”開放日活動現場。 人民網杭州2月14日電(記者 李楠楠) 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杭州舉行“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公眾開放日活動。記者從現場獲悉,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以來,截至目前,共納入失信人673萬例,全國法院共限制615萬人次購買機票、222萬人購買動車、高鐵票。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明確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 在今日的開放日活動上,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孟祥介紹稱,2013年,最高法院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進一步規范,建立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截至目前,共納入失信人673萬例。 2014年初,最高法院聯合中央文明辦等八部門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開始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當初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限制“老賴”出行。 “失信人上了我們的黑名單以后,就會限制其高消費,購買高鐵票。這是訂票失敗的提示。”孟祥表示。 2016年12月底,最高法與公安部、中航信、中鐵總聯手,把當事人的身份證與其他證照一塊綁定,徹底限制其通過各類身份證照來購買機票和火車票。 孟祥介紹,為進一步擴大聯合懲戒范圍,經過多次溝通,最高法與國家發改委等44家單位簽署了《備忘錄》,實現了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多層面限制。截至目前,限制失信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萬人。僅中國工商銀行一家就拒絕失信人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55萬余筆,涉及資金達到69.7億元。 另外,也將一些特殊主體納入失信名單,比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等。其中,部分人員因失信受到開除、撤職、降級等處分,有關資格受到影響,被取消招錄、晉升或是被罷免。 孟祥認為,聯合懲戒措施的采取,產生了很大的震懾力,有近百萬的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 針對解決執行難問題,孟祥表示,首先要厘清原因。造成執行難的原因很多,既有法院的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被執行人隱匿轉移財產,逃避規避執行,外界干擾執行,財產處置變現困難等等。內部因素主要有,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執行領域非常突出,僅占全國法院干警總數1/8的執行人員,辦結了約1/4的法院案件。此外,還有大量的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長期積壓,經年累月,已達到相當數量,我們在解決現案的同時,還背負著歷史的包袱。同時,由于管理相對滯后,法院內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的現象。 孟祥告訴記者,各級人民法院圍繞這一工作目標,攻堅克難,2016年執行案件收案529.2萬件,執結507.9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7.2%和33.1%。 |
相關閱讀:
- [ 02-14]福建推進信用建設 嚴重失信者將被限制出境和高消費
- [ 02-11]司機們注意!車輛超限超載將被列入失信名單
- [ 01-24]網信辦關閉74家嚴重違規失信旅游網站 春節鼓勵舉報
- [ 01-23]福建有望建成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平臺
- [ 01-23]3月底前福建有望建成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平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