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2月12日電(記者 羅捷)遼寧省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消費提示,微信代購有風險,一旦消費者買到假貨后很難維權,對于微信私人代購的監管難度也很大。 根據遼寧省消協發布的典型案例,消費者劉女士在朋友圈看到同學推薦韓國品牌化妝品,說賣家是自己的朋友,長期定居韓國,保證正品還比市場價便宜。劉女士微信轉賬給賣家買了1套,幾天后化妝品送到,她打開后發出刺鼻的酒精味,和曾經用過的不同。劉女士覺得上當了想退貨,可是賣家把她的微信刪除,再也聯系不上了。 消協提示,對于微信私人代購的監管,難度要大得多。如果僅是通過微信聊天完成的交易,對方又沒有實體店鋪,就只能被看做是雙方私下達成的交易,無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維權,這就成了民事糾紛,維權只能通過民事訴訟。在民事訴訟中,消費者要提供充分的證據。但有些消費者甚至連對方叫什么都不知道,維權難度可想而知。 如何防范微信代購風險呢?消協提示,微信好友發布廣告分兩種,一種是好友發布的廣告,另一種是好友轉發好友的廣告。對于轉發的廣告要反復確認,如果無法保證產品來源,就不要購買。 選擇好交易方式。如果賣家要求進行銀行轉賬或者支付寶直接付款,消費者要提高警惕,盡量選擇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臺交易。即使出問題,也可以申請退款退貨,避免財物兩空。 |
相關閱讀:
- [ 08-24]【網絡媒體走轉改】江西于都:聚焦精準扶貧 革命老區開啟“新長征”
- [ 05-13]媒體曝七成抗癌藥代購渠道存疑:難判斷真實效果
- [ 04-21]男子竊取他人微信賬戶49萬 部分用來討好網絡女主播
- [ 03-31]從境外郵購奶粉一次最多5公斤
- [ 03-04]大學生代購名包遭遇假貨成被告 買主要求其3倍賠償
- [ 02-26]私售“洋藥”以賣假藥論處 藥品代購或受刑罰
- [ 01-06]大學生做農村電商“代購員” 三個月銷售額80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