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9點,位于貴州省龍里縣龍山鎮比孟村的電子商務便民綜合服務站(農村淘寶店)剛一開門,就擠進來了幾位村民。大家圍在店長尹俊的電腦前,選這選那,小小的店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農村淘寶上買東西,方便、快捷,關鍵是質量好、價格低,省時省力,深受村民們喜歡。”尹俊告訴記者,當天上午服務站就完成了14筆交易,交易額達1200多元。 今年26歲的尹俊,生于比孟村、長于比孟村,2013年從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曾先后到上海、貴陽等地工作。 2015年7月,龍里縣獲批成為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一直關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尹俊放棄了在貴陽的高薪工作,經過一系列培訓后,終于在2016年3月在比孟村開起了農村淘寶店,當起了“店小二”。 “要把事情干好,必須下苦功夫。”尹俊的店開業后,很多村民對這個新事物半信半疑,擔心買的東西質量不好,上門問的多,真正下單的很少,局面一時難以打開。 為讓村民了解電商、接納電商,尹俊跑遍了全村,貼海報、發傳單,挨家挨戶做工作,讓更多的鄉親熟悉村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尹俊的不懈堅持下,如今,村民穿的衣服、用的電器,大多購自網上,店里的交易額也日漸增長。 電商改變生活。54歲的村民尹崇菊對此深有感觸。 “去年9月,兒子結婚,裝修新房用的燈飾、婚宴用的酒水都是在村淘買的,質量好、價格公道,而且送貨到家門口,讓我們省了不少心。”尹崇菊告訴記者,她去年通過電商買了3萬多元東西。 如今,尹俊的小店月交易額達到6萬元左右。“不僅自己能有一份可觀的收入,而且還能在家照顧老人,為鄉親們服務。”尹俊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認為“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 “起初回家創業時,父母都不支持,覺得一個大學生在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卻跑回村里,沒有面子。如今,他們看到我的事業一天天做大,逐漸理解了我,還經常來店里幫忙。”尹俊說,“春耕即將開始,我們準備搞一個‘春耕季’活動,讓更多村民買到物美價廉質高的農資產品”。 “農村電子商務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但也有不少不如意之處。”尹俊告訴記者,自開業以來,村民購買城市的產品方便了,但村里的特產還沒搭上電商的快車走向外面的世界。尹俊一直計劃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將村里的紅粳米等土特產賣到山外、省外,但受限于包裝、品牌等因素,尹俊的設想至今未能如愿。 “我準備近期到有關部門匯報,爭取他們的支持,做精產品、做響品牌,讓咱的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雖然要走的路還很長,但尹俊對未來滿懷信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秉澤) |
相關閱讀:
- [ 02-04]【網絡媒體走轉改】初六·小別離:向著團圓的方向出發
- [ 02-04]【網絡媒體走轉改】江西新余:歡樂民俗鬧新春
- [ 02-04]【網絡媒體走轉改】清新年味:少了爆竹聲 多了藍天白云
- [ 02-04]【網絡媒體走轉改】他陪伴南京長江大橋走過了37個春運
- [ 02-04]【網絡媒體走轉改】新年·新家·新愿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