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記者再次來到照金鎮,感受兩年來照金人民生活的點滴變化。 2015年2月14日下午,是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照金村村民曾世德終生難忘的日子。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握著他的手,使他感受了很寬厚、很溫暖的瞬間。“我們的心離得很近很近,就像一家人一樣……”兩年過去了,69歲的曾世德老人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依然非常激動。 曾世德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過去住在3間自建的瓦房里,2013年村上統一安置,他和兒子、兒媳、兩個孫子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樓房,自來水、天然氣、暖氣都用上了。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照金鎮,他幸運地和總書記握了手,并被隨行的記者拍了下來。習近平總書記走后,“附近的人”見到他都要討個喜頭,和他再握握手。就連多年沒聯系的老戰友,在網上看到照片后,都打來電話,分享他的喜悅。后來,曾世德老人特意在網上找來一張照片,并放大洗了出來,放在臥室的鏡框里。 “總書記可平易近人了,和他握手是我這輩子最開心、最驕傲的事!”曾世德說,這兩年照金鎮的旅游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年輕人不必再走很遠去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到錢。“現在,村里一些建設項目的速度加快了很多,一些配套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生活水平明顯有了改善。” 但是,曾世德也有自己的一些苦惱。“我們現在屬于失地農民,一些土地被流轉,一些土地被征用。我今年69歲,每個月可以領取120元的養老保險金。但這份養老金對失地農民而言,畢竟還是有些緊張。”他說,在身份上,他仍是農民,卻已經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住進了小區,卻沒有像城鎮居民一樣的身份和待遇,“一些人流轉土地數量很少,甚至沒有流轉土地,他們的生活保障就很成問題。景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有限,現在一些礦區也停止生產,所以,一些中青年的工作也成問題。” 王治文是照金村村委會成員,他自己開了一家百貨店,門店不大,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大家的居住環境從土坯房到安置樓和安置小區,有了暖氣和網絡,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也觸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新世面。以前農村過年,打牌的多。現在有了更多積極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今年村民自發組織了一些文娛活動,同時,村上還組織了一些鑼鼓秧歌活動,風氣更加好了。”說到新年愿望,他希望“生意越來越好”,也希望照金的群眾在脫貧致富的行動中,更加具有開拓創新精神。 在照金1933廣場旁邊,照金鎮照金村的老支書季戰虎指著停車場的一排排汽車對記者說:“你光看這車,都停滿了。以前鎮上哪有這么多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到照金旅游,我們的日子能不好嗎?”季戰虎說,照金的冬季特別冷,以前一到冬天游客就很少,鎮上的餐廳酒店一到臘月就基本全關門了。一直到2015年年底,照金國際滑雪場開業后,冬天來照金的游客就越來越多,現在鎮上的商店,就連大年初一都開著門,生意紅火得很。 “你瞧,這游客天南海北的哪都有,村民們跟游客多諞諞,見識增加了,素質也提高了。現在的照金不但是紅色照金,更是富裕照金……”季戰虎說,以前村里家長理短的是非不少。現在,隨著村民和各地游客的接觸,思想覺悟越來越高,對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閑暇時間也都學著城里人跳廣場舞、扭秧歌。 兩年來,耀州區按照“風景美、街區美、功能美、生態美、生活美”的建設要求,全方位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扶持農民增收,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連年攀升。去年,照金鎮榮獲了全國“美麗宜居小鎮”稱號,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15000元增加到如今的18000多元,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相關閱讀:
- [ 02-03][網絡媒體走轉改]武漢火車站“洋雷鋒”溫暖旅客出行路
- [ 02-03]【網絡媒體走轉改】黔江貧困戶“破繭成蝶” 摘“窮帽”
- [ 02-03]網絡媒體走轉改 | 這里有個春節不停診的“醫生圈”
- [ 02-03]【網絡媒體走轉改】春節我在崗 企業一線生產忙
- [ 02-03][網絡媒體走轉改]春節假期"拇指經濟"綻放異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