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春運期間的江西南昌火車站,一旅客與車廂內的母親隔窗對望,心手相連,真情涌動。丁波攝 (人民視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回家過年”,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最溫馨的情愫。新春時節,有人早早就踏上了歸鄉的旅程,與家人共享天倫,也有人依舊堅守崗位,呵護你我回家的路。不論是舉家團圓,還是奔走四方,不變的是貫穿其中的濃濃親情、友情、愛情、同志之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個春節,讓我們共同感受每位中國人心中那有關幸福團圓的平凡期許,那涌動在中國社會中的春風真情。 遙遠的距離中,不能割斷的是合家歡聚的真情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1月24日午后,福州開往貴陽的K478次列車的餐車上,比平常熱鬧許多。“小候鳥之家”里,一群孩子正和乘務員阿姨開心地唱兒歌、做游戲。 “爸爸說,我們的家在貴州畢節大方縣蔬菜村三組。”虎頭虎腦的王陽陽一年之中最期待的事,就是和爸爸媽媽回貴州老家過年,“最想見的是奶奶。” “每次回家開銷得1萬多塊錢,為了節約開支,我們每兩年才能回一趟老家過年。”父親王永義2002年到福建打工,目前在晉江一家鞋廠里做工人。“昨天出發的,路上差不多要兩天時間,爭取明天晚上能趕回家吃晚飯。” 因為到老家縣城沒有直達的火車,王永義一家三口得先從泉州坐動車到福州,在福州住一晚上,然后從福州坐27個小時的火車到貴陽,接著從貴陽再轉4個小時火車到縣城。 從福州到貴陽運行里程1825公里。因為時間長、站點又多為務工人員集中地區,列車上類似陽陽這樣隨異鄉打拼父母返鄉的“小候鳥”還有很多。為了讓這些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旅途不再孤單,福州客運段自2011年春運開始,建立起了貴陽車隊“小候鳥之家”。 一路上20多個小時里,參與護航行動的乘務員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列車上還專門為這些孩子添置了“玩具箱”。“今年春運以來,我們已經陸續護送200多名‘小候鳥’安全、快樂、順利地‘飛’回家。”蔣旭蓉是K478次列車的列車長,也是孩子們口中的“列車媽媽”,“相比普通孩子,城市流動兒童可能更需要我們的情感陪伴和心靈呵護。為此,我們特地組織車隊乘務員們到福州婦幼保健院學習看護常識,同時,邀請幼師到車隊講解兒童習性、愛好,以及講故事、做游戲的技巧。” 日常的忙碌中,不能遺忘的是守望相助的真情 “小候鳥”們跟著爸爸媽媽踏上了回家的路,但那些護送孩子們順利返鄉的乘務員們便只能在飛馳的列車上度過新春佳節。1999年出生的東北姑娘劉云航,去年8月被分配到了K478次列車當乘務員。今年,是劉云航經歷的第一個春運。“工作上的問題都能解決,只有想家沒法解決。”說到這里,這位平時樂觀開朗的姑娘略帶感傷,但不到一會工夫,她又樂呵呵地說道,“能護送孩子們安全回家,實現他們的團圓夢,就覺著一切都是值得的!”劉云航臉上掛著甜甜的笑。 對于大部分乘務員來說,“不能回家過年”也許已是常態。1月23日,春運第十一天,在蘭新高鐵嘉峪關南站的候車大廳內,穿著嶄新羊絨大衣的客運值班員馬敏,和其他兩名穿戴一新的“回家過年代表”,在伙伴們的目送下,登上了D2784次列車。 工作三年來,馬敏迎送了數不清的過年回家旅客,自己卻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今年,嘉峪關車務段決定選出3名代表回家過年,空缺的崗位讓干部頂上。 “可是,選誰回家過年成了一個大難題!”客運員盧斌說。面對“僧多粥少”的現實問題,他們通過“猜拳” “抓鬮” “選舉”等方式,順利選出了代表:盧斌、馬敏他們獲得了回家過年的機會。可當盧斌聽說另一位同事杜松的父親出了意外狀況住進了醫院,就主動把名額讓給了杜松。“雖然我很想回家把婚事辦了,但杜松更需要回去伺候父親,這個名額我必須讓給他!” 日夜的拼搏中,不能忽略的是天下同心的真情 “中華民族歷來重真情、尚大義。”心中有真情,才能鑄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間大愛。當我們同家人圍爐夜話、品味團圓之時,不要忘記那些默默付出的守護者。 大年二十九,是無錫人所說的“小年夜”,7點剛過,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劉益承所在的巡特警車組就出動了。萬家團圓的日子,正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分。 “在三院門口發生一起患者與保安的糾紛,不知道是不是醫鬧,請協助派出所一起處理。”這天上午,在錫澄路上巡邏的劉益承接到指揮中心的呼叫,立即趕往現場。“先不要激動,都來講一講到底是怎么回事?”特警的出現起到了震懾作用,現場安靜下來。經過了解,是推門時碰撞,導致患者與保安發生了誤會,劉益承和隊友們兩邊做好勸解工作,并請保安隊長出面道歉,雙方解開了誤會。 除夕夜正輪到劉益承值夜班。“雖然不能回家吃年夜飯。但是為了千家萬戶的平安和團聚,值了!”劉益承說完,又向著下一個任務目標地出發了。 “歡迎平安回家,供電隨時服務”,在山東省安丘市凌河鎮小大路村、大路村等6個村子的路口、村兩委門口都張貼著供電服務的海報。這些都是前幾天電工李軍良冒著風雪貼上的。 “現在農村不少村民在外地打工,回家過年沒電咋行?提前張貼服務電話,他們有事兒打個電話就行,外出忙活一年了,回家亮堂堂的,心里舒坦!”李軍良說。 (本報記者何璐、銀燕、姚雪青、潘俊強、曹怡晴)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8日 01 版) |
相關閱讀:
- [ 01-26]回家路上—最炫中國節獲獎作品展播
- [ 01-26]【新春走基層 一路回家】漂洋過海 讓愛回家
- [ 01-20]春節“年味兒”哪里尋?最是“團圓”暖人心
- [ 01-19]回家看看需休假制度
- [ 01-18]常回家看看誰說了算
- [ 01-18]“常回家看看”是法律義務
- [ 01-17]“常回家看看”入法多年被指不中用 面臨落地難尷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