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鹽城災后重建:建"有溫度"的房子 五保老人周其付在新家擺上毛主席像,用樸素的方式表示對黨和政府的感謝。 搬進新家的趙玉蘭夫婦,樂得合不攏嘴。 射陽:要建“有溫度”的房子 這場風雹災害中,除了阜寧縣損失嚴重,相鄰的射陽縣也被波及。射陽縣經濟開發區、海河鎮150平方公里11821人受災,受損房屋1646戶。目前,全縣4個安置點全部完成分房交付,218戶受災群眾喜遷新居。 陳洋災后安置小區干凈整潔,路燈竿上掛起大紅燈籠,烘托出了過年的氣息。在風災中失去家園的趙玉蘭告訴記者,災后當地政府每月補貼200元的房租,加上生活補助陸續領到4000多元,買新房只花了3.4萬元。 談起新房,趙玉蘭掩飾不住自己的滿意,“單元門都有門禁,樓下來人按門鈴,我們都能從攝像頭里看得清清楚楚。洗澡還是太陽能熱水器,不花一分錢電費,100升的儲水量一家5口人洗澡都沒問題。連衛生間里都安裝了防止老人滑倒的扶手,真是太貼心了。”小區有物業,出門有超市,每天還能在小區廣場上跳跳廣場舞,趙玉蘭覺得,他們“因禍得福”,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房屋建設采用全框架結構,不僅抗風性能強,還能抗7級地震。建設過程中,我們力求每一個細節都做到群眾滿意,要建‘有溫度’的房子,讓老百姓真正感到政府的溫暖。”射陽縣城投公司總經理陳曙告訴記者,陳洋災后集中安置點去年7月中旬全面開工,連續克服夏季持續高溫、秋季連續陰雨等不良天氣影響,對照進度表日夜施工,現場施工工人最多時達上千人。據介紹,這個小區容積率低,樓間距大,冬天也能有5個小時的日照,交付時廚房、衛生間都是裝修好的,居民只要簡單裝修就能入住。此外,小區里還配備了77個監控探頭,物業24小時有人巡邏,一點也不遜于城市的住宅小區。 當地政府的努力獲得了受災群眾的認可,江蘇省審計廳來射陽做問卷調查,群眾滿意率達到100%,工程在建設、搖號、分房過程中也沒有發生一起投訴、信訪。陳守年總結災后重建的經驗時說,實事求是和嚴格尺度是關鍵。“政府做的明明白白,一把尺子量到底,群眾看得真真切切,心里自然清清楚楚。”他說,救災重建工作既要體現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關愛,又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能盲目追求高標準,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下一步,鹽城將按照重建工作時序進度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嚴把工程質量,確保今年6月23日前受災群眾全部分房入住。同時,在鹽城市范圍內開展危房排查工作,啟動10萬危房改造工程,優質高效建好美麗家園, 向災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相關閱讀: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太行山上的堅守 一個人的寂寞小站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家紡服裝業一線調研:放活出靈感專注鑄品牌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詩詞楹聯辭舊歲 藏漢雙語賀新春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貴州屋脊上的“第一書記”用6年付出 澆灌海嘎迎“新春”
- [ 01-24]【網絡媒體走轉改】“我不覺得援疆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