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香港服務業不可錯過“一帶一路”機遇
2017-01-23 15:43:0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林雯晶 |
分享到:
|
2016年1月29日,嘉賓在“香港一帶一路研究院”成立典禮現場合影。當日,香港首個聚焦“一帶一路”的研究機構“香港一帶一路研究院”宣布成立,旨在為“一帶一路”實施提供交流平臺,并針對國際上與“一帶一路”相關的經濟、金融、法律、文化及社會問題進行研究。(新華社發) 新年伊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邀請了100多位在香港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和這些國家的駐港總領事,到禮賓府觀看粵劇表演。梁振英說,粵劇源遠流長,是我國表演藝術的精粹之一。香港作為國家的“超級聯系人”,除了金融、貿易和物流外,在表演藝術方面也可以聯系國內和國外。 梁振英在網志中寫道:“過去30年,改革開放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未來30年,我們必須好好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 與內地改革開放同步發展 作為專業測量師,梁振英對30年多前內地改革開放給香港帶來的機遇深有體會。 1978年,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初,梁振英就與同行一起,走過羅湖橋,參加了蛇口工業區建設和深圳城市規劃工作。后來,梁振英受邀出任上海及深圳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顧問、上海浦東開發領導小組顧問,參加了上海第一次公開招標賣地的標書中文版和英文版起草工作,參加了上海住房制度改革設計工作。 梁振英回憶,當時不少人不看好香港專業服務在內地發展的前景,他們覺得內地不少人不習慣在接受專業服務時還要支付費用。但是,這一情況很快改變了。到了20世紀初,香港專業服務業已經認準了內地是最大和最有潛力的市場,成立了香港專業聯盟,有組織地向內地輸送專業技術、提供服務。據統計,2004年至2014年的10年間,香港專業服務業的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8.7%,發展速度超過香港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業。 梁振英曾談到香港服務業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優勢。他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功能是獨一無二的,與外國城市相比,我們有中國優勢,即是“一國”的優勢;與內地的城市相比,我們有“兩制”的優勢。2003年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使內地在服務業開放方面給了香港優先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2014年,廣東與香港簽訂基本實現服貿自由化的相關協議,并于次年進一步將服貿自由化的范圍擴大至全國。同時,香港有兩文三語,有良好的國際規范、廣闊的國際網絡,以及豐富的國際經驗等,使香港專業服務業發展迅速,成為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商機 2013年,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提出,引起了香港服務業的關注。不少有識之士指出,“一帶一路”涵蓋亞歐大陸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其中涉及各國基建、融資、法律保障、訴訟和仲裁等多個領域。香港坐擁豐富的金融和專業服務經驗,若能參與其中,不僅能為祖國發展作貢獻,亦可突破瓶頸,找到新的發展契機。 梁振英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帶給香港的機遇,比30多年前內地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還要大。他指出,香港在謀劃未來發展時必須考慮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特區政府為此成立了“一帶一路”辦公室,提供建議并制定執行“一帶一路”建設策略,開拓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下的發展新機遇。 香港貿易發展局目前在世界各地設有46個辦事處,其中28個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香港貿發局副總裁葉澤恩說,他們將以發掘“一帶一路”建設商機為首要任務,推廣香港作為其中的商業樞紐和“超級聯系人”角色,為全球企業接通“一帶一路”商機。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認為,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在國際商貿界有一定的地位,也與“一帶一路”沿線實施普通法地區的法制相似。香港有超過1萬名法律專才,可提供國際化及多元化的法律服務。 梁振英指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對高端專業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殷切,例如會計、建筑、工程、法律和解決爭議、投資環境和風險評估、融資、保險、資產管理等;香港在這些領域都擁有頂尖人才。再例如,營運和管理鐵路、機場、港口、供電、供氣這類基建服務,香港的服務業不僅達到了國際最先進水平,經過十幾年在內地的打拼,更有輸出服務和管理在香港以外業務的豐富經驗。 率先開拓東盟市場 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港服務業中的許多人早已敏銳地發現“一帶一路”建設中蘊藏的商機,已經在東盟國家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設立公司、開拓市場。香港從事建筑工程服務的商人何先生說,近年來,他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在馬來西亞,拓展包括建筑設計、城市規劃、房地產品牌顧問等方面的公司業務。 如今,東盟10國已是香港貨物貿易的第二大伙伴。作為香港的服務輸出地,東盟占2014年香港服務輸出總額已達8%,但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梁振英去年建議推出的“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已經落實。香港特區政府撥款2億港元,鼓勵香港服務業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官員表示,在香港注冊的專業團體、工貿組織及研究機構如會計、審核、稅務服務、法律、仲裁和調解服務等,都可申請資助。 梁振英認為,香港只有發展經濟,才可以改善民生。香港經濟的其他方面,例如就業、通貨膨脹、政府財政等基本上沒有問題,現在問題較突出的是經濟增長緩慢。因此,要用好“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的機遇,尤其是配合國家機構及內地企業“走出去”,利用香港在金融、基建管理、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毛鐵) |
相關閱讀:
- [ 11-28]新聞分析:內地與香港服務業合作升級推進兩地經濟轉型
- [ 12-20]香港服務業研討會暨兩化融合“八閩行”在漳舉行
- [ 11-09]曾俊華:香港服務業自由進入廣東市場指日可待
- [ 09-01]香港服務業快速發展 伯克來助推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 [ 09-06]香港貿發局12日起赴英國推介香港服務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