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熱播節(jié)目“中國式相親”遇上神曲“春節(jié)求生指南”,單身男女又將面臨“相親過年”的安排—— 相親:從情感到市場的躁動 《中國式相親》近期熱播,神曲《春節(jié)求生指南》也趁節(jié)前火了一把。每逢佳節(jié)被催婚——不知何時,這句順口溜開始在年輕人中流傳。春節(jié)將至,“相親”這件事又將牽動單身男女和他們家庭的心弦。 相親,有的人排斥,有的人認可。相親,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比適婚男女更心焦的是他們的父母。所謂“一人脫單,全家幸福”。近來,綜藝節(jié)目《中國式相親》的熱播,讓城市中替子女相親的耄耋老人們走出公園或街角,走上了銀幕。這或多或少向我們證明,“無論吃相是否好看”,相親已然成為全民關(guān)注的話題。 “相親讓每個人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王璐是一名河北省邯鄲市某幼兒園的老師,她今年滿26歲。今年春節(jié)家里準備趁著長假,給她安排幾次相親。然而王璐對此頗為抵制,“不喜歡總被提醒自己是‘剩女’。” 其實,王璐去年秋天便有過一次父母安排的相親經(jīng)歷。一家西餐廳,兩人互不相識,話不投機,三言兩語,他們的交談就在一張不大的餐桌上四處碰撞。咖啡仍溫,心卻涼了半截。 “對方張嘴閉嘴家里有幾百萬的,好像我是沖著他家錢去的一樣,飯沒吃完我就走了。”“父母看重他物質(zhì)條件好,說什么喜歡不喜歡不重要。但是這樣的婚姻會幸福嗎?總之,我等得起。”她說。 春節(jié)變“春劫”,苦惱的何止一人。 剛步入適婚年齡,高浩便開始了相親大業(yè)。 性格靦腆,但他還是被逼著陸陸續(xù)續(xù)相了幾回親,一些是家里安排,一些是熟人提親。“到了該結(jié)婚的年齡,家里催得緊,熟人問得勤。” 高浩身高一米七五,微胖,從事車險理賠工作,收入尚可,家庭條件還行。他很早就在西安買了房,還有輛10萬元左右的轎車。 自問條件還可以的他,提起自己的相親經(jīng)歷,卻直言“尷尬”。“第一次相親,我竟碰上了小學同學,之前都沒怎么說過話,現(xiàn)在卻要坐在一起談婚論嫁,‘尷尬癌’都要犯了;還有一次,老媽拉著我上人家里吃飯,一屋子人目光全在我身上打探,跟探照燈一樣,我恨不得當場鉆地縫里。” “相親過程中感覺自己就像貨物,被人挑三揀四。對方先看你長相合不合眼,再看身體條件、學歷、收入等條件,還得看有沒有共同話題……”他坦言,自己曾被相親對象嫌棄胖,然后默默去辦了張健身卡。 “我這還不算慘的呢,公司有一同事,因被相親對象嫌棄長得丑,然后去做了微整形。”他說:“相親讓每個人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臨近春節(jié),眼瞅著周圍鄰居孩子脫單,家里又給他安排了個相親對象,他卻怎么也不愿意去了。“這么多條條框框,愛情本身不應(yīng)該是這樣子,如果是,那真叫人懷疑人生。”高浩犯起了嘀咕。 面包與浪漫 北京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業(yè)務(wù)主管王曉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經(jīng)過去年4次相親的磨礪,終于在今年年初“俘獲”了愛情。 28歲的她,早就意識到了嫁出去的緊迫性。 “周圍閨蜜一個個都完成人生使命——結(jié)婚生子,我不能掉隊。” “脫單”路上,王曉謳選擇了相親。對此她有自己的理解,“家里安排的相親對象至少條件差不多,而且能過家庭關(guān);自由戀愛,相比風險要高。綜合考慮,相親效率更高。” 王曉謳把一路的相親比作披荊斬棘、“打怪升級”。她說相親讓她遇了不同的人,看了不同的風景,有了更多的選擇。 “婚姻的路上,總得尋尋覓覓,既得有愛情,又要面包,才會長久。”她坦言,自己相親有兩個前置條件不可動搖:一是北京人,二是要有房。 “我打小在北京長大,嫁外地人家里不同意,我也覺得找個本地人,至少能少些觀念上的沖突。另外,房子能帶給女人安全感。” 2016年春節(jié),王曉謳的首次相親就因為這嚴苛的條框無疾而終。在房子問題上沒談攏,對方希望結(jié)婚后租房生活,可是她邁不過“房子”這個坎。“我不想身在家鄉(xiāng)卻有漂泊的感覺。” 今年元旦,姑婆安排的一次相親中,王曉謳終于遇到了合適的人——父母認可、彼此喜歡、北京戶口、名下有房,倆人年初正式牽手。 “她不急,我急啊” 1月15日中午剛過,北京中山公園格言亭的一側(cè),已碼起了長隊。 有的家長站在公園小徑臺的階上,面前擺著孩子的“相親簡歷”——“有車有房、北京戶口、月薪2萬”。仿佛一個個運作有序的集市上的攤位。寒風料峭中,不少家長兜里揣著孩子的“條件介紹信”,一邊走一邊張望,遇到合適的人就上前攀談。還有的家長推著小車張貼“紅榜”,其上掛著孩子的近照、星座屬相、生辰八字…… 這里是北京著名的相親角。 來自北京昌平區(qū)的王大媽告訴記者,北京戶口、北京有房,這倆條件是相親角的“硬通貨”。據(jù)王大媽介紹,為孩子物色相親對象,大都往這兩個條件上靠,家長都希望孩子結(jié)婚后在物質(zhì)條件上不吃虧。 除了“硬通貨”外,有些相親介紹上表明的價碼則五花八門——“皮膚好”、“父母有退休金”…… 王大媽說,條件標的細,物色起來有效率。 “最怕遇見說什么感覺對就好的人,上次遇見一個30歲出頭的小伙子親自站街物色對象,小伙子長相清秀、身材高大、年入20萬,瞬間圍上去不少人要給他介紹對象,但一聽他要求對象能對上感覺,圍觀的人基本就散去了。” 王大媽是來給女兒物色對象的,女兒今年36歲。她說自己不常來,知道周六日人多,來試試。“她不急,我急啊。” 徐大爺是相親角常客。他住東城區(qū),離得近,每周都會來逛一圈。兒子今年35歲,是一家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工程師,旅美海歸,年收入30萬元。“孩子條件好,平時忒忙,沒時間找對象。他比較挑剔,我也犯難。” 徐大爺說,很多老頭老太太們都是瞎湊熱鬧,真能成的不多。“來這就是找個心理安慰。” 寒風凜冽,北京當日室外溫度降至零下1攝氏度,路上行人稀少,但中山公園相親角氣氛熱烈,人頭攢動,老人們有一個共同的小目標:爭取年前給孩子找個合適的對象…… |
相關(guān)閱讀:
- [ 01-19]催婚成必備,親情須互諒
- [ 01-17]“催婚”與“反催婚”大戰(zhàn)即將上演 換位思考才能“雙贏”
- [ 01-12]彭于晏屢被催婚,可他卻拿好友胡歌來當擋箭牌
- [ 01-12]柳巖:女強人沒什么不好 足夠強大就不會被催婚
- [ 01-12]重視“催婚”背后的社會誘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wù)/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wù))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