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國家庭,北京市西城區真武廟二里,家庭成員24人。牛建國是全總機關車隊的一名老職工,1981年至今一直是車隊的專職駕駛員。牛建國的父親是全總機關后勤的一名領導干部,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這個大家庭一直相親相愛。每逢周末,全家20多口人都會到老人家里聚會。牛建國的岳父生病住院,他和妻子每天到醫院送飯照顧。他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精神,鼓勵孩子自強自立。牛建國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廣受稱贊。
路在腳下也在前方——前方一片光明 中工網記者 姚星 攝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才能得以健康的發展和延續。 習近平總書記12月12日在京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痹诹暯娇磥?,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12月8日,得知全總機關司機牛建國師傅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本網記者用鏡頭紀錄了牛師傅一家的一天。牛師傅一家在職工宿舍樓里是出了名的其樂融融。兒媳每天弄好了早飯,等著公公婆婆一起吃飯后,閑聊看報,幸福的家文化讓筆者倍感溫暖。
飯后家人看報閑聊 中工網記者 姚星 攝 說到如何做到這樣,牛建國的父親牛子貴說到,“互敬互愛,尊老愛幼。這看似很簡單的幾個字,每個人想一直做到,就很難,但是這個家庭卻很例外,他們不但做到,而且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這個祖孫四代20多口人的大家庭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每件事,在這個家里都每個人都會表露對愛尊敬,對彼此的謙讓,家庭和睦也就來得自然、舒服。 老人從不刻意的要求自己的子女去必須做什么,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講方法,言傳身教子女做人的道理,以德服人,以愛示人,以善為人……牛建國在這樣的家庭自然懂得感恩,忠于黨事業服務職工群眾,在工作中嚴禁酒駕,不違規駕駛,拒絕使用公車。
每每發車前的必備項目:擦車 中工網記者姚星 攝 據李萬敏介紹,十年前,老爺子牛子貴做了一次大手術,家人的悉心照料,也給父親提供了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每天的心情愉悅,也使得他身體越來越好。百善孝為先,作為子女簡單、樸實的行為都會感動彼此,在二老生日前,都會提前商量去哪兒吃?去哪玩兒?準備什么讓老人開心又感動,這就是牛師傅所理解的“孝心”,每周無論做什么也都會來家里看看,這些都是用行動來證明的。
牛師傅和愛人陪父母遛彎兒、運動 中工網記者 姚星 攝 當問到什么是文明家庭的秘訣,“那就是換位思考,心胸開闊,講究方法,有事就說,互相理解和幫助”,牛建國憨厚的笑著說。 |
相關閱讀:
- [ 01-13]【全國文明家庭】麻萬軍家庭:樂觀面對生活磨難 工作中成績優異
- [ 01-05]二十載不離不棄 托起389個孩子的明天——記全國文明家庭游文晃家庭
- [ 01-03]【全國文明家庭】彭云松家庭:一家七姓 父愛撐起六個孤兒溫暖的家
- [ 01-03]二十載不離不棄 托起389個孩子的明天——記全國文明家庭游文晃家庭
- [ 12-30]全國文明家庭游文晃家庭:代代傳承愛與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