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三省經濟增長出現明顯減速,東北發展現狀一時成為廣泛關注的地域話題,大慶作為黑龍江重要的資源城市,也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如何面對壓力和挑戰,如何脫困突圍,大慶從多方面進行了解答。 國家級高新區集群龍頭項目 大慶高新區為國家級高新區,總面積251.26平方公里,轄區常住人口19萬人。作為引領龍頭和聚集平臺,引建了沃爾沃、忠旺、福瑞邦、15萬噸丙烯、神霧等一批產業龍頭項目,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車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新興產業集群。 目前,企業總數發展到465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4家,收入超億元企業52家、超10億元企業12家,境內外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企業研發總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3.68%,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3%。 2016年預計全區實現生產總值685億元、工業增加值567億元、財政收入26億元;在115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評價中,大慶高新區綜合實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分別排名第33位和29位,在東北地區15個國家高新區中位列第3位。 石油化工打造百萬噸級乙烯基地 石油化工被稱為工業的“糧食產業”,而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龍頭”,其超長的產業鏈滲透許多行業,可帶動塑料加工、醫藥制劑等10余條下游產品鏈,是所有煉化產業中對下游拉動效應最高的產業。 大慶石化乙烯裝置年產乙烯120萬噸,現已累計生產乙烯超過1300萬噸。其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工程于2009年9月破土動工,建于大慶石化公司廠區中部,占地面積75公頃,工程包括9套生產裝置、輔助和公用工程設施,有23個主項,76個子項。該工程項目是國內首個“大型乙烯技術國產化工藝包設計”項目,被中石油列為加快自主創新步伐的示范項目,還作為國家863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列入“十二五”規劃。 大慶石化公司將自身生產經驗與承包商的項目管理體系深度嵌套,全面參與開發、設計、采購、施工全過程,探索出大型乙烯裝置建設開工的“大慶模式”,僅用19個月有效工期,圓滿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 2012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個國產化工藝包,第一套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設的60萬噸/年的大慶石化乙烯裝置順利中交,同年10月5日產出合格乙烯,創下乙烯裝置在北方高寒地區建設工期最短和開車一次成功的驕人業績,標志著承載幾代大慶石化人百萬噸乙烯的夢想成為現實。 汽車整車制造發動“智造”引擎 大慶是沃爾沃在中國唯一的制造基地,沃爾沃整車制造項目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汽車制造與安全技術,生產豪華沃爾沃品牌乘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 規劃產能為年產30萬輛,總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一期計劃投資11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主要生產沃爾沃90系列產品,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會將最新研發的由共享模塊、可擴展系統和部件組成的可擴展整車平臺架構-SPA平臺投放大慶建設,后續將會有更多的沃爾沃新車型投放在大慶工廠。 云計算服務中心面向全球發展 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與大慶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聯合建設了大慶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建成后將向全球提供數據存儲、挖掘、分析、應用等云計算基礎設施支撐,為區域提供政務云、商務云、企業云等相關服務。 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項目建設期限2016-2018年。2016年計劃投資4億元,實現200個機柜投入運營;2017年底計劃實現1000個機柜投用;2018年底計劃2000個機柜全部投用。 目前,政務云正式上線,市工信委等30多家單位的門戶網站及業務系統遷移至云平臺,云計算展廳建成投用,1.4萬平方米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在評審。項目全部投用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利潤5000萬元,上交稅金3500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50人。 |
相關閱讀: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廓清陰霾展現強勁動力:三問東北經濟怎么了?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企業家、經濟專家現身說法:創新這樣改變東北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從“單一結構”入手點穴東北振興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延邊:把"小泡菜"做成大產業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遼寧老工業基地煥新生 陣痛轉型中的奮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