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消息,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通過綜合分析投訴信息發現,在多起平板電視屏幕受損的消費糾紛案件中,有經營者認為消費者在驗貨時已經確認商品質量沒有問題,因此推定屬于人為損壞而不予以保修并要收取維修費用,有的消費者因此被收取了全額或者部分的換屏費用。 針對電視屏幕破碎受損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向經營者和消費者提出如下消費警示: 一、經營者在送貨、安裝、調試環節應確保電視屏幕等無損,消費者在接收產品時應確認電視屏幕是否完好,發現破損時消費者應拒絕簽收。此外,消費者應盡量避免自選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安裝、調試、維修,否則發現屏幕破損等問題后,難以界定責任方。 平板電視的屏幕由多層部件構成,其中基板為薄玻璃材質,最容易受損。因此,為保障屏幕完好無損,應當正確搬運安裝。 二、經營者對于電視屏幕的特性和易受損的情況,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標明正確使用該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防止危害發生。中國消費者協會認為,電視屏幕受損有多種可能,對于非因消費者不當使用造成電視屏幕損壞,經營者應履行“三包”義務對消費者權益負責。 三、技術手段可以對電視屏幕因明顯外力原因受損做出鑒定確認。即通過屏幕表面的受力點、凹(磕)痕、典型的星狀發散碎裂紋或者局部漏液等痕跡來判定是否由于外力原因造成的屏幕受損。當發生爭議時,經營者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符合取證要求的條件下進行檢測鑒定。 四、消費者應了解電視屏幕易受損的特性,掌握使用方法,正確使用商品,避免由于使用不當或撞擊、擠壓、按壓等外力原因造成電視屏幕損壞。消費者發現質量問題要主動維權,中國消費者協會倡導經營者做出高于《消法》和“三包”規定的服務承諾,對于不落實《消法》義務,無理拒絕消費者訴求的經營者行為,消費者協會將通過多種形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必要時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 |
相關閱讀:
- [ 01-10]“雙11”,除了消費還能否談點別的
- [ 01-10]工商銀行漳州分行推“工銀融e借”助力個人信用消費
- [ 01-09]漳州將大力發展新興消費 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
- [ 01-09]閩電能消費比重 2020年將達29%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