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見證了一個個西方政治領導人黯然下臺,普京則成了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1985年至今的30多年間,俄羅斯先后經歷了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普京掌權的三個歷史階段。多年來俄羅斯主流社會普遍認為,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掌權的15年是“混亂、失敗的15年”,普京在隨后這15年中則始終保持了較高支持率。不過,西方主流輿論的看法與此截然相反,它們批評普京“獨裁”“強權”“蠻橫”,把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比作冰天雪地里兇猛而可怕的北極熊。 政治道路之爭是場生死較量 路線關乎命運,道路關乎存亡。近年來普京領導的俄羅斯與西方圍繞政治道路和民主問題而發生的激烈斗爭,突出反映了國際政治領域思想和政治較量的險惡程度。 普京陷入西方大國政治圍攻和輿論圍剿并非源自個人恩怨,這乃是冷戰后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折射和寫照。歷史上的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充滿曲折和糾葛,現如今西方世界囿于結構性矛盾和地緣利益又將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對手甚至敵人。 回顧歷史,戈爾巴喬夫“民主化”“新思維”式的改革不僅未能解決既有社會弊病,反使蘇聯在短短6年內陷入全面社會動蕩與民族危機,最終導致亡黨亡國。繼戈爾巴喬夫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試驗失敗后,俄羅斯迎來葉利欽時期原始而野蠻的資本主義以及“私人財閥和寡頭政治”。其9年多的“經濟私有化和外交西方化”試驗結果表明,改革最終的受益方只是極少數財閥、寡頭,絕大多數百姓只能是被愚弄和拋棄。 普京當政后的俄羅斯當局痛定思痛、改弦易轍。2003年以后,普京堅決打擊分裂勢力,削弱寡頭影響,整頓經濟秩序,掌控大眾傳媒,改組權力結構,積聚社會資源,強化中央權威,力圖走一條俄羅斯式的政治發展道路。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顯然不喜歡俄羅斯的特立獨行甚至離經叛道,它們既害怕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又不滿俄羅斯“脫離西式自由民主模式”。因此,西方政要和媒體多年來對普京進行了連篇累牘的批判,而批評和丑化普京的目的,顯然在于妖魔化和進一步瓦解俄羅斯。西方更愿意看到一個衰弱、破碎的俄羅斯,極不希望俄羅斯重新崛起。 不再充當西方世界的政治小學生 面對西方的政治壓力和頻頻發起的“民主攻勢”,普京領導的俄羅斯不甘示弱,一方面在外交場合積極對話,一方面內部采取措施、主動應對西方民主“教師爺”的攻擊。俄羅斯專家認為,30年來俄羅斯之所以不斷遭遇災難和打擊,西方所謂的戰略謀士以及民主化和市場化“教師爺”們難辭其咎。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西方戰略家一方面有意識地向前蘇聯等國家輸出“軟弱的自由民主思潮”,另一方面卻為自己保留了極端排外和富有進攻性的“保守主義”思想。 普京曾講過,在當今世界,“民主”這個詞具有雙重標準:對美國人有利的一切都是“民主”,對美國人不利的一切都是“獨裁”。痛定思痛的俄羅斯不再充當西方世界的小學生,開始批評西方大國在民主問題上推行“雙重標準”。俄羅斯政治精英們終于意識到,即使俄羅斯繼續對西方笑臉相迎、妥協退讓,西方大國也不會讓俄羅斯再一次站起來,而是希望俄羅斯永遠匍匐在西方腳下,進一步衰弱下去,瓦解成更小的碎片。 曾夢想一步邁入西方式民主天堂的俄羅斯,在短暫的“自由民主之夢”后驀然驚醒。在付出了國家解體、民族分裂等沉重“學費”后,俄羅斯并未實現大多數人的民主,得到的卻是“財閥當政和寡頭式的自由”。對此,普京曾痛苦地回憶道,蘇聯解體后90年代初期,西方大國認為俄羅斯也很快不復存在。因此,西方陣營將俄羅斯視為一個失敗的國家,根本配不上西方的平等相待和尊重。 突破西方圍剿塑造政治大國形象 不畏西方霸權,勇敢維護俄羅斯主權、安全和利益是普京政治的最大亮點,而這也是西方世界圍剿普京的國際政治根源。這些年來,面對西方大國繞開聯合國、踐踏國際法、肆意武裝干涉他國內政等行徑,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善于依據國際準則,巧妙出擊,勇敢回擊,有效地維護了自身利益和國際公理。 比如,繼“阿拉伯之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繼續謀求推翻合法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2013年9月12日,普京在美國《紐約時報》上發表《俄羅斯懇請謹慎》一文,警告軍事打擊敘利亞只會帶來混亂和傷亡,指出很多國家已不把美國視為民主典范,而是視為只懂得耍蠻動粗的國家,并批評了“美國例外論”。普京巧妙地利用西方主流媒體不時發聲,加倍放大了俄羅斯的聲音和外交議程設置的能力,起到了“四兩撥千斤”之功效。就連美英媒體也不得不承認,圍繞敘利亞等國際政治問題,近兩年俄羅斯在國際輿論中搶得了道德制高點。 經過10多年磨練,普京已經成為國際政治中的“柔道高手”,他以鮮明性格和獨特領導風格征服了俄羅斯,也常常成為世界輿論的聚焦點。無論是處理斯諾登事件,還是出兵解決敘利亞危機,普京高超的外交手腕大大提升了俄羅斯國際影響力,有力地沖擊了西方陣營的道德神壇與話語權,提高了俄羅斯在國際上尤其是在非西方世界的威望。 過去一個時期乃至現在,國際上尤其西方國家一些人總在聲稱俄羅斯已經淪為“二流、三流國家”,但普京領導著俄羅斯凝心聚力、靈活機動、巧妙出擊,以突破西方圍剿的方式,努力塑造著國際上數一數二的政治大國形象。(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 |
相關閱讀:
- [ 01-05]特朗普再度質疑俄羅斯網絡襲擊影響美國大選
- [ 01-04]俄羅斯航空一架客機雪天降落滑出跑道 致3人受輕傷
- [ 01-03]特朗普團隊表示俄羅斯影響美國大選“證據為零”
- [ 01-03]特朗普發言人說沒有證據顯示俄羅斯影響美國總統選舉
- [ 01-03]俄羅斯兩艘軍艦訪問馬尼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