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溫商杜圣博以折合1.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價1750萬歐元,加上傭金后2100萬歐元),在法國巴黎拍下了一塊乾隆玉璽(本報2016年12月17日A8版曾做相關報道)。這是有史以來乾隆玉璽拍出的最高價位,當時有人質疑價格虛高,而杜圣博對本報記者的說法是“千金難買心頭好”。 然而,近日卻有傳言,杜圣博一直沒有付款,并且已與拍賣行失聯。 消息是真是假?昨天上午,錢江晚報記者聯系到了杜圣博本人。他的說法是:并未失聯,正在辦理去法國的簽證,準備元旦過后就去“提貨”。 前情回顧——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4日晚上8點,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精選之重器——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璽在經過多輪競價之后,由資深古玩收藏家、溫商杜圣博用手機遠程“遙控”助理拍下,成交價為1750萬歐元,加上傭金后21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1.6億元。 這一成交價,不僅成為歷史上拍出的乾隆玉璽的最高價位,更是創造了福建壽山石的價格奇跡。當時,已有人質疑這一價格虛高。 隨后,杜圣博接受錢江晚報記者采訪表示,他是發自內心喜歡這塊玉璽,所謂“千金難買心頭好”,而且在合適的條件下,他也可以將這塊玉璽捐給國家。 圈內知名收藏家發文 稱溫商拍賣后未付款即失聯 然而,當這則消息還在為人津津樂道的時候,網上卻開始有傳言稱,買家杜圣博一直沒有付款,并且已與拍賣行失聯,引發國人在海外拍賣場失信的討論。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杜圣博未付款并失聯”這一消息,源自于國內一位劉姓收藏家。 這位劉姓收藏家在2016年12月30日發文,稱溫籍收藏家杜圣博以2100萬歐元成交價在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拍下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璽三天后失聯,并表示自己原先打算出價500萬歐參與該玉璽競拍,但失聯事件發生后,拍賣完了不付款的事情令海外市場國人的形象越來越差,今后自己不知道要如何參與競拍。 作為圈內知名收藏家,劉姓收藏家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杜圣博稱“失聯完全是謠言” 正在辦理簽證去法國“提貨” 昨天上午,錢江晚報記者聯系上了杜圣博本人。 杜圣博告訴記者,目前自己人還在國內,對于這樣的傳言早有聽聞,所謂他“失聯”的消息,完全是謠言。 昨天上午,杜圣博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他原本是計劃過完元旦后,再將玉璽從巴黎運送回國,但現在傳言愈演愈烈,已經影響到溫州人的形象,所以目前自己正在辦理去法國的簽證,會盡快親自去“提貨”。 “首先無論是誰,籌集1.6億元都是需要時間,而且從拍賣的時間上來說,競拍結束已經是上個月中旬,加上之后的圣誕節假期和新年假期,當地拍賣行的工作人員和負責人都處于度假狀態,根本不適合立即辦理相關手續。”杜圣博說。 杜圣博說,每個拍賣從競拍結束到付款,中間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中間還有不少流程,但我資金上并不存在困難”,他也表示,等拍賣行假期結束后,“我也很愿意曬出付款憑證來。” 而對于圈內同行的發文,杜圣博說,他和這位劉姓收藏家根本就不認識,“他都沒聯系過我,怎么說我‘失聯’呢?” 看來,這塊乾隆玉璽的回國之路,注定要伴隨著各種說法和關注。如今只能等到結果塵埃落定,才能最終平息外界的質疑。 |
相關閱讀:
- [ 01-01]中國買家1.6億拍得乾隆玉璽 付款前與賣方失聯
- [ 12-27]20歲女孩新疆出差失聯10天后找到 手機丟了
- [ 12-27]男子失聯6天被認定死亡 警方取證發現還活著
- [ 12-25]俄失事軍機殘骸被發現 失聯前未發出警告或信息
- [ 12-24]馬來西亞七旬老人來福州尋親 失聯11年堂侄與其重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