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約200所高校試點向應用型轉型
2016-12-30 18:26: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陳虹虹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表示,要推動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現在全國有約200所高校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點。 國務院常務會議12月28日通過了《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規劃》集中闡述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及改革創新驅動教育發展、協調推進教育結構調整、協同營造良好育人生態、統籌推進教育開放、全面提升教育發展共享水平等戰略任務。 當下社會一方面存在企業用工難,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李曉紅表示,畢業生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就是人才供需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就要加快調整人才培養結構,這也是教育“十三五”規劃的一個戰略任務。 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不要把全部高校辦成綜合性同質化的學校,而要推動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個應用型是面向社會需求的、面向各行業的。 此外,還要加強職業教育。中國將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第三,要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特別是專業教育要與學校的特色相結合。 李曉紅強調,要圍繞幾個關鍵詞推進教育公平:一是保基本,二是補短板,三是促公平。 ?;局饕潜WC基本公共服務教育系全覆蓋,義務教育鞏固率要從2015年的93%提升至2020年的95%。 補短板的重點是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和邊遠地區。還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解決鄉村教師留不住等問題。針對高中階段教育尚未普及,學前教育入學率偏低等問題,也要采取措施加快發展。 促公平主要是精準扶助困難群體,保障困難群體孩子們有受教育的權利,面向殘疾兒童、辦好特殊教育,解決好社會關心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等。(完) |
相關閱讀:
- [ 12-30]福州老年大學合唱團攜閩劇首次進高校
- [ 12-30]3所高校組隊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省級挑戰賽
- [ 12-30]關于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單的公示
- [ 12-30]福建省傳達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 [ 12-30]福建省高校校園文化優秀成果評選公布 寧德師院1項目獲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