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時政 > 正文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2016-12-27 22:13:38??來源:國務院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分享到:

      (十一)在線教育普惠行動。

      行動目標:到2018年,“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取得顯著進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多級分布、互聯互通的數字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

      促進在線教育發展。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和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和現代教學技術優勢的高等院校開放共享優質課程,提供全方位、高質量、個性化的在線教學服務。支持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在線教育。

      創新教育管理制度。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學分認定和管理制度創新,鼓勵高等院校將在線課程納入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加強對在校教師和技術人員開展在線課程建設、課程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培訓。

      縮小城鄉學校數字鴻溝。完善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全面覆蓋、網絡教學環境全面普及,通過教育信息化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覆蓋,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運用在線開放課程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優先引進前沿理論、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優質在線課程。積極推進我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走出去,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十二)健康中國信息服務行動。

      行動目標:到2018年,信息技術促進醫療健康服務便捷化程度大幅提升,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于感知技術和產品的新型健康信息服務逐漸普及,信息化對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揮顯著作用。

      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健康醫療便民惠民服務。實施國民電子健康信息服務計劃,完善基于新型信息技術的互聯網健康咨詢、預約分診、診間結算、移動支付和檢驗檢查結果查詢、隨訪跟蹤等服務,為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優先安排就診,全面推行分時段預約。

      全面推進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全面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強化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應用信息系統數據集成、集成共享和業務協同,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范化的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實施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構建健康醫療服務集成平臺,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病理結果、心電診斷服務,健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機制。運用互聯網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立覆蓋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傳播和遠程教育視頻系統。完善全球公共衛生風險監測預警決策系統,建立國際旅行健康網絡,為出入境人員提供旅行健康安全保障服務。

      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推進健康醫療臨床和科研大數據應用,加強疑難疾病等重點方面的研究,推進基因芯片和測序技術在遺傳性疾病診斷、癌癥早期診斷和疾病預防檢測中的應用,推動精準醫療技術發展。推進公共衛生大數據應用,全面提升公共衛生監測評估和決策管理能力。推動健康醫療相關的人工智能、生物三維打印、醫用機器人、可穿戴設備以及相關微型傳感器等技術和產品在疾病預防、衛生應急、健康保健、日常護理中的應用,推動由醫療救治向健康服務轉變。

      六、政策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規,健全法治環境。

      完善信息化法律框架,統籌信息化立法需求,優先推進電信、網絡安全、密碼、個人信息保護、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相關立法工作。加快推動政府數據開放、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數據權屬、數據管理、網絡社會管理等相關立法工作。完善司法解釋,推動現有法律延伸適用到網絡空間。理順網絡執法體制機制,明確執法主體、執法權限、執法標準。加強部門信息共享與執法合作,創新執法手段,形成執法合力。提高全社會自覺守法意識,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環境。

      (二)創新制度機制,優化市場環境。

      加大信息化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數字市場體系。加快開放社會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形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業務服務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健全并強化競爭性制度和政策,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限制,逐步消除新技術、新業務進入傳統領域的壁壘,最大限度激發微觀活力。建立網信領域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推動電信和互聯網等行業外資準入改革,推動制定新興行業監管標準,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創新業務發展的行業監管模式。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加強對互聯網平臺企業、小微企業的隨機抽查等事中事后監管,實施企業信用信息依法公示、社會監督和失信聯合懲戒。推動建立網信領域信用管理機制,建立誠信檔案、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強網絡資費行為監管,嚴格查處市場壟斷行為。

      (三)開拓投融資渠道,激發發展活力。

      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信息化企業信貸投放。鼓勵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基金積極投入信息化發展。規范有序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試點,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進產融結合創新試點,探索股權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深化創業板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型、成長型互聯網企業上市融資,研究特殊股權結構的境外上市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信息化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積極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增信等新型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息通信類高新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在具有戰略意義、投資周期長的重點領域,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立重大信息化工程PPP項目庫,明確風險責任、收益邊界,加強績效評價,推動重大信息化工程項目可持續運營。

      (四)加大財稅支持,優化資源配置。

      完善產業投資基金機制,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引導基礎軟件、基礎元器件、集成電路、互聯網等核心領域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統籌現有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按規定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重大技術試驗驗證。強化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化服務配套政策,推動財政支持從補建設環節向補運營環節轉變。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

      (五)著力隊伍建設,強化人才支撐。

      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才管理制度,著力打破體制界限,實現人才的有序順暢流動。建立完善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機制,制定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高科研人員特別是主要貢獻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收益比例。聚焦信息化前沿方向和關鍵領域,依托國家“千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人才項目,加快引進信息化領軍人才。開辟專門渠道,實施特殊政策,精準引進國家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加快完善外國人才來華簽證、永久居留制度。建立網信領域海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完善配套服務。建立健全信息化專家咨詢制度,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信息化前瞻性、全局性問題研究。推薦信息化領域優秀專家到國際組織任職。支持普通高等學校、軍隊院校、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等開展信息素養培養,加強職業信息技能培訓,開展農村信息素養知識宣講和信息化人才下鄉活動,提升國民信息素養。

      (六)優化基礎環境,推動協同發展。

      完善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國家信息化領域標準化工作統籌推進機制,優化標準布局,加快關鍵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提升標準實施效益,增強國際標準話語權。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制定融合領域關鍵環節的專利導航和方向建議清單,鼓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戰略儲備與布局;加快推進專利信息資源開放共享,鼓勵大型信息服務企業和制造企業建立交叉交換知識產權池;建立知識產權風險管理體系,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機制,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各地區、各部門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用信息平臺無縫對接,全面推行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構建多層次的征信和支付體系;加強分享經濟等新業態信用建設,運用大數據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加快研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的信息化統計指標,建立完善信息化統計監測體系。

      七、組織實施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統籌部署下,把信息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扎實開展工作,提高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統籌推進各項重大任務、重點工程和優先行動,跟蹤督促各地區、各部門的規劃實施工作,定期開展考核評估并向社會公布考評情況。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解細化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各項任務落地實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實施,落實配套政策,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定位,扎實有序推動信息化發展。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建立信息化工作問責制度,對工作不力、措施不實、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單位和領導的責任。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要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優先方向,統籌推進信息化試點示范工作,組織實施一批基礎好、成效高、帶動效應強的示范項目,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跟風,避免重復建設。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發揮好試點示范作用,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推動信息化發展取得新突破。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附件:

      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序號

      重點工作

      負責單位

      ?1

      打造自主先進的技術體系,制定網絡強國工程實施綱要,組織實施網絡強國工程。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科技部、公安部、中科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強化戰略性前沿技術超前布局,加強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組織實施核心技術超越工程。

      科技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中科院、工程院、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推進產業生態體系協同創新,統籌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市場應用、標準制定與網絡安全各環節聯動協調發展,組織實施信息產業體系創新工程。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科技部、公安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標準委、國家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

      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安部、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

      加強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消除寬帶網絡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頸,進一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

      建設陸海空天一體化信息基礎設施,建立國家網絡空間基礎設施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空間互聯網部署,組織實施陸海空天一體化信息網絡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國家國防科工局牽頭,公安部、財政部、國家海洋局、軍隊有關部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

      統籌建設綜合基礎設施,加快電網、鐵路、公路、水利等公共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國家能源局、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標準委、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

      優化國家頻譜資源配置,加強無線電頻譜管理,合理規劃利用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國防科工局、軍隊有關部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

      加快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覆蓋,組織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組織實施寬帶鄉村和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加強數據資源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政務數據資源、社會數據資源、互聯網數據資源建設,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發展工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安全監管總局、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加強數據資源管理,建立數據產權保護、數據開放、隱私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標準委、國家國防科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推動數據資源應用,穩步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組織實施國家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建設工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國務院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統計局、國家測繪地信局、中科院、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實施大數據安全保障工程,建立跨境數據流動安全監管制度。

      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牽頭,安全部、海關總署、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密碼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4

      組織實施“互聯網+”重大工程,推進“互聯網 +”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農業部、人民銀行、國家能源局、質檢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中國制造 2025”,組織實施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應用與推廣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6

      推進農業信息化,實施“互聯網 +”現代農業行動,組織實施農業農村信息化工程。

      農業部、水利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質檢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7

      發展電子商務,大力推進“互聯網 +流通”發展,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移動電商、社區電商、農村電商和跨境電商等新型電商模式發展。

      商務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8

      培育發展新興業態,組織實施信息經濟創新發展工程。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9

      統籌發展電子政務,建立國家電子政務統籌協調機制,統籌共建電子政務公共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人大信息化建設,加快政協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積極打造“智慧檢務”,加強國家電子文件管理。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

      區分輕重緩急分級分類持續推進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采取授權使用等機制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打通各部門信息系統,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十三五”時期在政府系統率先消除信息孤島。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1

      創新社會治理,加快建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風險預防控制體系和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推進網上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重大和重要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國家應急平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系統和公安大數據中心。

      公安部、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安全監管總局、司法部、國務院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2

      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拓展民生服務渠道,創新民生服務供給模式,加快推進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建立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公平普惠的民生公共服務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民委、司法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3

      建立健全網信軍民融合機制,加快網信軍民融合立法進程,實施軍地網信人才融合發展計劃。

      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4

      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共享,組織實施網信軍民深度融合工程。

      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5

      加快軍民技術雙向轉化,有序推動軍民重點實驗室互相開放,發展軍民一體信息產業。

      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6

      建立開放共贏的國際合作體系,組織實施信息化國際樞紐工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牽頭,外交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國防科工局、中科院、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7

      鼓勵和支持網信企業走出去,推動區域數字經濟合作,實施網信援外計劃,加快推進中國標準走出去。

      中央網信辦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外交部、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8

      健全企業走出去境外維權援助體系,完善領事保護機制,建立公益性專利信息服務平臺。

      外交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9

      順應廣大人民群眾呼聲,加強對網絡安全環境的治理,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形成高壓態勢,讓人民群眾安全放心使用網絡。

      公安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0

      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組織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

      中央網信辦牽頭,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公安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保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1

      加強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建設網絡可信體系,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網絡證照服務體系。

      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其他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2

      創新網絡社會治理,組織實施網絡文明建設工程。

      中央網信辦牽頭,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公安部、文化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3

      深度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中央網信辦、外交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4

      強化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完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創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

      中央網信辦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教育部、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標準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5

      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

      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國家保密局牽頭,中央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部、財政部、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密碼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6

      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

      中央網信辦牽頭,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部、科技部、國家國防科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7

      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組織實施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程。

      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保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8

      強化網絡安全科技創新能力,組織實施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工程。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國家保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9

      組織實施信息安全專項,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平臺,支持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整體提升安全防御能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0

      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超前部署行動,加快推進 5G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加快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與融合,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進程,超前布局未來網絡。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中科院、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1

      組織實施北斗系統建設應用行動,統籌推進北斗建設應用,加強北斗核心技術突破,加快北斗產業化進程,開拓衛星導航服務國際市場。

      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公安部、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測繪地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2

      組織實施應用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統籌規劃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布局,提升云計算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3

      組織實施數據資源共享開放行動,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穩步實施公共信息資源共享開放,規范數據共享開放管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4

      組織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行動,構建形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信息系統。

      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標準委、司法部、安全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5

      組織實施美麗中國信息化專項行動,加強自然資源動態監測和監管,創新區域環境污染防治與管理,大力發展綠色智慧產業。推進“互聯網 +智慧能源”發展。

      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6

      組織實施網絡扶貧行動,實施網絡覆蓋工程、電商扶貧工程、網絡扶智工程、扶貧信息服務工程、網絡公益工程。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牽頭,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旅游局、國家郵政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民委、司法部、供銷合作總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7

      組織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推動城際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安全可靠的運行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8

      組織實施網上絲綢之路建設行動,推動網上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社科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9

      組織實施繁榮網絡文化行動,加快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網絡文化陣地建設,大力發展網絡文化市場。

      中央網信辦、文化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社科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0

      組織實施在線教育普惠行動,促進在線教育發展,創新教育管理制度,縮小城鄉學校數字鴻溝,加強對外交流合作。

      教育部牽頭,中央組織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1

      組織實施健康中國信息服務行動,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健康醫療便民惠民服務,全面推進面向全民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風險監測預警決策系統,建立國際旅行健康網絡,為出入境人員提供旅行健康安全保障服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質檢總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旅游局、外交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民航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2

      加快信息化法律制度建設,優先推進電信、網絡安全、密碼、個人信息保護、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相關立法工作,加快推進政府數據開放、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數據權屬、數據管理、網絡社會管理等相關立法工作。

      中央網信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局、國家國防科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3

      推動信息化領域市場開放,健全并強化競爭性制度和政策,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限制,逐步消除新技術新業務進入傳統領域的壁壘,最大限度激發微觀活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社科院、國家保密局、商務部、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4

      創新監管制度,建立信息領域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完善電信和互聯網等網信行業外資準入改革。

      商務部、工商總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5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施企業信用信息依法公示、社會監督和失信聯合懲戒,推動建立網信領域信用管理機制,建立誠信檔案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商總局、商務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6

      規范有序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試點,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進產融結合創新試點,探索股權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深化創業板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型、成長型互聯網企業上市融資,研究特殊股權結構的境外上市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政策。

      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商總局、商務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7

      完善金融服務,積極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增信等新型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息通信類高新企業發行公司債券,通過債券融資方式支持信息化發展。

      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8

      完善產業投資基金機制,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9

      統籌現有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重大技術試驗驗證,強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供給。

      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0

      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強化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化服務配套政策。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1

      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2

      健全人才激勵體制,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評價機制,建立信息化領域產權激勵機制。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社科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63

      加強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加快引進信息化人才,建立網信領域海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交部、財政部、國家外專局、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64

      加強高端智庫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化領域專家咨詢制度,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國家外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5

      提升國民信息素養,支持普通高等學校、軍隊院校、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等開展信息素養培養,加大重點行業工人職業信息技能培訓力度,完善失業人員再就業技能培訓機制,開展農村信息素養知識宣講和信息化人才下鄉活動。

      中央網信辦牽頭,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6

      健全和完善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國家信息化標準統籌協調推進機制,開展關鍵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

      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委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7

      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制定融合領域關鍵環節的專利導航和方向建議清單,加快推進專利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網信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8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持續推進各領域信用信息平臺無縫對接,構建多層次的征信和支付體系。健全互聯網領域信用體系,推動運用大數據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人民銀行、工商總局、中央綜治辦、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9

      建立信息化統計監測體系,完善信息化統計監測工作機制。

      中央網信辦、國家統計局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0

      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全國信息化工作的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中央網信辦牽頭,各地區、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71

      有序推進實施,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統籌推進規劃確定的重大任務、重點工程和優先行動。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區、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72

      規范試點示范,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跟風,避免重復建設。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區、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73

      完善考核評估,向社會公開發布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考核評估情況。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區、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74

      強化責任意識,建立信息化工作問責制度。

      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區、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中日高清无专码有限公司|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乱人伦视频| 女欢女爱第一季|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粗喘撞吟np文古代| 日韩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日本肉体xxxx裸交|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亚洲视频www|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黄色a级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噼里啪啦国语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4408私人影院|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