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談“雙十一”網購:存制假、詐騙等九類“成長煩惱”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周銳) 中國國家發改委19日表示,雖然交易額和訂單量不斷刷新,但“雙十一”網購節狂歡也存在制假售假、虛假優惠、刷單炒信等諸多成長的煩惱。 國家發改委19日正式發布由中國改革報社和國家信息中心、中誠信、阿里巴巴等單位編制的《2016年“雙十一”網購節綜合信用評價報告》。 《報告》指出,從各方大數據監測結果來看,在軟硬件服務水平提升同時,大流量的網絡交易所帶來的信用問題仍層出不窮。 一是制假售假問題仍存在。“雙十一”網購節期間,互聯網上曝光的失信案例中,制假售假類占比仍然較高。部分商家趁機以次充好、以舊翻新,或者大量銷售高仿造假產品。 二是促銷活動“暗藏陷阱”。以上海為例,11月11日—20日期間受理的涉及“雙十一”網購節的投訴案件中,促銷優惠不實是消費者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占比62%。 三是刷單炒信仍未絕跡。通過分析全網及各大平臺刷單數據,發現各大電商平臺普遍存在刷單炒信行為。該類行為主要聚集在家居生活、禮品飾品等領域。 四是個別中小電商的物流服務體系對高峰超負荷運行并沒有做好準備,導致差評較2015年“雙十一”網購節、2016年10月有顯著上升,家居、建材、電子產品售后投訴率較高。 五是數碼產品和家電失信問題曝光較多。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中心監測發現,“雙十一”期間,互聯網上消費信用話題反響情況中數碼產品曝光量占比高達29.59%,家電產品失信案例占比達24.22%。 六是網絡詐騙“三危”難防。根據統計,11月1日—11日,獵網平臺(首個警民聯合網絡詐騙舉報平臺)共接到全國用戶報案532起,涉案總額約491.2萬元。 七是釣魚網站花樣“斗法”。“雙十一”網購節當天,360系列安全產品總計攔截釣魚網站攻擊5193萬次,其中賭博、彩票類釣魚網站明顯增多,且這些網站服務器大多設在境外地區。 八是廣告用語近半違規。“雙十一”網購節期間,憑安征信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監測發現,出現違禁詞的商品件數占促銷商品的42.19%。其中,“最新”、“獨家”、“完美”使用頻次最高,并主要集中在禮品/飾品、美妝護理、母嬰用品等商品品類中。 九是消費者失信須警惕。大數據監測顯示,部分消費者的失信行為數量有所增加,主要有三種失信行為值得關注:惡意差評、惡意退貨和惡意透支。 |
相關閱讀:
- [ 12-19]發改委:11月網購成價格舉報熱點 供熱行業舉報增長
- [ 12-19]網購火車票試點“選座” 福建暫無時間表
- [ 12-14]秋天網購棉衣冬天還沒發貨 律師:消費者有權索賠
- [ 12-13]農村網購今年有望突破4600億元
- [ 12-12]春運火車票周四開售 近六成車票網購無需驗證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