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表現轉強 英媒:美聯儲更有理由加息
2016-12-15 08:17:58??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核心提示:經歷了年初的緩慢開局之后,強勁的房地產市場和政府基礎設施支出在下半年提振了中國的制造業,緩解了全球對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現“硬著陸”的擔憂。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道英媒稱,中國的工業經濟11月實現強勁增長,助燃了外界對于政策制定者將把重心轉向控制債務增長的預期,并加強了美聯儲在通脹回升的背景下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4日刊登題為《中國經濟轉強美聯儲更有理由加息》的報道稱,經歷了年初的緩慢開局之后,強勁的房地產市場和政府基礎設施支出在下半年提振了中國的制造業,緩解了全球對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現“硬著陸”的擔憂。 在工廠紛紛加大開工率之際,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3日表示,11月發電量同比增長7%;懷疑中國經濟數據的人士往往認為發電量是工業經濟活動的更可靠指標。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 報道稱,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對煤炭、鋼材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導致價格反彈。反映大宗商品反彈的跡象之一是,上周數據顯示,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從10月的1.2%躍升至11月的3.3%,這是該指數5年來最快上揚。這標志著生產者價格的急劇逆轉。 “對美聯儲來說,中國通脹的回升增加了美國貨幣政策在本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乃至2017年進一步正常化的理由,”PNC金融服務集團高級國際經濟學家比爾·亞當斯12月13日寫道。“中國出口價格在上漲,全球油價在上漲,美國的工資也在上漲。” 然而,重工業重現起色,說明了政策制定者已在多大程度上選擇推遲痛苦的改革,這些改革將影響短期增長,但有助于中國經濟擺脫對煙囪產業依賴的長期轉型。 報道稱,話雖如此,強勁的數據至少為中國央行提供了一些空間,使其能夠轉向應對債務上升的風險。 |
相關閱讀:
- [ 11-16]日媒:日媒感嘆中國出租車巨變象征中國經濟變化
- [ 10-31]美媒探訪印度僅存中國城:將隨中國經濟崛起煥發新生
- [ 10-02]日本商界人士說中國經濟增長富有“革新含金量”
- [ 07-21]IMF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6%
- [ 05-12]新媒:經合組織稱中國經濟前景企穩 美國繼續惡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