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9日電 題:網絡劇:風口開啟,飛向何方?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許茹、李亞紅 日前正在成都舉行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披露,2015年,全國備案上線的網絡劇達805部、12000多集,比2014年增長了7倍多;而今年截至11月底,全國備案上線的網絡劇已達4430部16938集。 數字爆發式增長,證明了網絡劇在當下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如今,風口已經開啟,又將飛向何方? 旺盛的市場需求讓網絡劇“井噴” 網絡劇一般是指沒有進入傳統電視渠道,以互聯網作為唯一傳播媒介的電視劇內容。近兩年來,網絡劇發展勢頭迅猛,熱門劇的播放量往往高達幾十億次,且制作班底、投資金額和播出模式都實現了全面升級。 不少網絡劇走上了大銀幕——由網絡劇發展而來的電影《煎餅俠》票房突破10億元;《萬萬沒想到》的大電影版也于去年年底上映。一些有實力的傳統制作公司紛紛踏入網絡劇領域,如《仙劍》《步步驚心》的出品方唐人制作的《無心法師》一上線便受到好評,《北平無戰事》《瑯琊榜》的制作方正午陽光制作的《他來了請閉眼》也備受關注。同時,明星紛紛開始出演網絡劇,依靠人氣積聚起更多“粉絲”。 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五年,視頻是唯一快速增長的網絡娛樂類應用。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14億,僅半年內就增長了1000萬人,用戶使用率為72.4%。聶辰席指出,以網絡劇、網絡電影為代表的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創作生產高速增長,印證了網絡視聽市場需求日益旺盛。 “網絡平臺在傳統的電視劇、電影院以外,為我們的影視劇作品打開了廣闊的空間,而且這塊蛋糕正在變得越來越大。”浙江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說。 網絡劇火爆的背后是受眾對多元化內容的渴望。與傳統電視劇不同,網絡劇以受眾為導向,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在人們對傳統電視劇領域“扎堆”出現的婆媳劇、諜戰劇、抗日劇等題材開始感到“審美疲勞”時,網絡劇“另辟蹊徑”,用探秘推理、靈異懸疑、幽默搞笑劇等抓住觀眾的眼球。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說:“網絡視聽行業從十年前開始就有原創,但是真正高質量有規模性原創大概一兩年前剛開始,去年出現了一些現象級的網絡劇。” 建立行業規則告別“野蠻生長” 熱潮之下,網絡劇的發展也出現了跟風嚴重,存在色情、暴力、低俗內容或“打擦邊球”,視頻網站流量數據造假等問題。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特別提及視頻行業當中規則的重要性。“只有競爭而沒有規則,那可能就變成一種叢林式的競爭。”他將盜版、視頻網站流量數據造假及資本追逐、競爭對手挖角導致主創團隊價格天價等敏感問題,視為困擾行業的“惡”,終將影響整個視頻內容行業的發展。 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說:“目前全行業面臨的挑戰相當多,比如演員天價片酬,不斷攀升的版權價格,網絡自制內容數量膨脹,但是精品比例在縮小。”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審查進一步嚴格,制度逐漸建立,網絡劇會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說,互聯網視頻傳播平臺從初期的“爆發”式發展轉變為“內涵”式發展將是一種趨勢,在商業利益驅動的同時,需要主動承擔更自覺的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雖然目前網絡劇領域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現象明顯,但大浪淘沙之后,網絡劇必然會在社會各種力量的推動下,也包括在不斷完善的相應法規制約之下,成為中國文化內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搶占熱門IP走向大網劇時代 最近兩年,很多IP資源誕生了多部現象級的影視劇改編作品,“西游”“盜墓”等都成為炙手可熱的題材。據《2016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2016年度熱門電視劇前15名中,大部分是IP劇。這也讓網站一擲千金,大手筆購買IP劇和綜藝節目,如8.1億元的《如懿傳》、800萬美元的韓國版《步步驚心》等。 《花千骨》《老九門》的出品方慈文傳媒集團負責人表示,深耕知識產權,深挖IP價值鏈是慈文近年來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中國網絡視聽節目協會副秘書長周結認為,網絡視頻傳播大IP時代全面到來。 與此同時,“臺網互動”更顯親密。熱門電視劇在電視臺、網絡上同步播出,既為網站贏得流量,同時也給作品掙得口碑。傅斌星說,2016年華策打造的《微微一笑很傾城》《親愛的翻譯官》等熱門劇,通過臺網聯動的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孫忠懷介紹,2017年企鵝影視會積極加大自制內容投入,布局產業鏈上游,特別是電視劇、電影、綜藝、動漫這四個板塊,“我們會在作品公司、制作人等環節更早更深的布局。” 網劇的大熱,吸引了好萊塢團隊的加盟,以及傳統影視人的加入,這讓網劇制作愈發精良。業界認為“刷量”的時代終將過去,“內容為王”的大網劇時代即將到來。 聚力傳媒高級副總裁曾鋼說,雖然面向未來新的消費主義,作品仍然需要“匠心”。“《亮劍》是很多年前我看過的一部劇,但現在它的點擊量比一般的熱播劇還要高,這就是真正的生命力”。 |
相關閱讀:
- [ 11-24]網劇“反哺”黃金檔?不是新聞是軟文
- [ 11-24]北京青年報:網劇"反哺"黃金檔?不是新聞是軟文
- [ 11-23]網劇“7次的初吻”舉行發布會 韓流明星總動員
- [ 11-18]網劇《臥底》明年上線 后期工作照曝光
- [ 11-14]動漫改網劇:角色合適最重要 沒必要用大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