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最新通報顯示,10家乳企在復原乳標簽標識上存在問題,其中新希望等6家企業明明添加復原乳卻不標注。業內專家表示,國家相關部門此舉將促進企業更傾向于使用鮮奶加工液態奶。 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 □事件 6家企業復原乳未標注 上周末,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報稱,今年,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全國670家乳企開展復原乳標簽標識現場監督檢查,大部分企業能夠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要求,正確標識“復原乳”,沒有發現企業添加復原乳生產巴氏殺菌乳的問題。 但是,通告也顯示,有10家企業復原乳標簽標識存在問題,占乳制品生產企業總數的1.5%。其中添加復原乳或部分添加復原乳而未標注“復原乳”或“××%復原乳”的企業6家;“復原乳”標注顏色色差不明顯、字體高度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企業3家。另外,查處1家企業使用牛乳粉包裝袋包裝羊乳粉的違規行為。 針對上述發現的復原乳標簽標識問題,有關地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采取了責令企業整改或責令企業停產整頓的措施。 □回應 新希望稱已經整改 根據通告,10家復原乳標簽存在問題的企業中,有6家使用了復原乳卻完全不做標注。包括江西陽關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襄陽麗波乳業有限公司、宜昌喜旺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市時代乳業有限公司、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地區貢布乳業有限公司。 上述6家企業中,新希望旗下的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一款“老酸奶”添加2%全脂乳粉,未按規定標注“含××%復原乳”或“含××%復原奶”。 對此,新希望乳業方面向記者表示,此次被檢查復原乳存在問題的產品是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的一款7月1日前生產的“老酸奶”產品,半年前,在獲知此事的第一時間,新希望乳業已經責成西昌三牧乳業做了及時整改。7月19日,四川省食藥監局對復原乳的交叉檢查中,西昌三牧乳業全線產品及包裝標識已符合國家規定。 此外,武漢光明乳業有限公司、江門市順恩牛奶有限公司、西安東方乳業有限公司的復原乳產品標注的顏色、字體不合規。光明方面表示,已經加深了顏色標注。 □律師說法復原乳不標注涉嫌消費欺詐 北京市社會公信建設促進會公信律師王大飛表示,像這種添加復原乳卻不做任何標注的現象確實很普遍,這種行為涉嫌消費欺詐。 “根據消法第48條規定,企業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消費者可以進行索賠”,王大飛表示,但是這種情況下,因為訴訟成本比較高,消費者一般都不會主張索賠。另外這種違規行為并非危及食品安全,因此行政機關也不能依據食品安全法對企業進行行政處罰,這也是企業為何能夠明目張膽違規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還原乳的標識問題盡管國家有規定要求必須標注,但針對違規現象卻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王大飛表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若能針對不同種類的食品,制定不同的監管細則,包括違規當承擔怎樣的責任和處罰,這樣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延伸 復原乳規定執行不力 復原乳又稱還原奶,是把奶粉兌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還原成液態奶的乳制品。通俗地講,還原奶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牛奶。我國規定,低溫巴氏奶絕不允許使用奶粉還原。 早在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液態奶生產經營管理的通知》中就對復原乳問題有嚴格的規定:生產加工企業凡在液態奶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復原乳的,必須在產品投產前如實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通知還對產品標識標注作出嚴格要求,凡在滅菌乳、酸牛乳等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復原乳的,必須在產品包裝緊鄰產品名稱的位置,使用醒目字體標注“復原乳”,并在產品配料表中如實標注復原乳所占原料比例。 然而,規定出臺10多年來,市場上真正執行的卻不多。從2002年起就一直呼吁復原乳要加強標識的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按照我國進口奶粉的數據以及國內企業生產的奶粉數量大概推算,市場上的復原乳是有一定比例的,然而市場在售液態奶中標注“復原乳”字樣的卻很少。 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農業部2015年對市場液態奶復原乳檢測情況顯示,檢測的993批次超高溫滅菌乳,復原乳超標率達到近30%。 王丁棉認為,一些企業使用了復原乳卻敢不標注,首先是因為沒有重罰;另外就是監管主體不明確,涉及農業部、質監部門、工信部等多個部門;還有就是農業部10多年前的復原乳檢測方法不是特別有效。 復原乳未來不再有市場 “目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全面監管乳制品安全生產”,王丁棉表示,今年4月1日起,由農業部新修訂發布、用于檢測判斷復原乳的《巴氏殺菌乳和UHT滅菌乳中復原乳的鑒定》標準(簡稱“標準”)正式實施,促進了國家加大對復原乳市場的監管力度。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此次通告,早在今年3月底,國家食藥監總局就印發了《關于加強復原乳標簽標識監管的通知》,部署各地開展復原乳標簽標識專項監督檢查。今年9月,31個省份食藥監部門均已完成復原乳標簽標識專項監督檢查工作。 “過去很多企業使用了復原乳可能只有幾家標注,現在監管力度加強,企業必須標識。消費者心里也很清楚,與其喝奶粉還原的液態奶,還不如自己買奶粉調制。”王丁棉認為,進口奶粉還是應該運用到食品加工業,如蛋糕、雪糕、糖果等行業。而乳制品必須使用當地的新鮮奶源,除非奶源不足,才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復原乳。 “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消費者自身抵制復原乳,那么進口奶粉加工還原奶將不再有市場。”王丁棉表示,這對國內的奶牛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
相關閱讀:
- [ 11-17]膳食醫生告訴你,喝牛奶助眠真的有效!
- [ 11-15]進口調制乳偽裝“純牛奶”高價銷售
- [ 11-08]“偽巴氏”洋牛奶低溫區“招搖” 誤導消費者
- [ 11-15]常溫牛奶為何“混進”超市冷柜
- [ 11-01]莆田秀嶼中學溫馨提示“師生不要購買兩種牛奶”? 教育局:系謠言
- [ 11-01]撕下進口奶的“巴氏”假面 并非100%純牛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