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文化自信 彰顯中國精神 夜色西湖,月隨波轉,光影如畫。琵琶輕奏開啟視聽盛宴,中西方音樂對話驚艷世界。 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讓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國文化與為全球經濟復蘇與發展貢獻智慧的中國方案,共同銘刻在世界的記憶中。 “文藝工作座談會之后,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創作的民族性、主體性更強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開始成為作家藝術家共同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說。 中國文藝在世界舞臺留下越來越多的驚嘆喝彩,展示中國文化獨樹一幟的風格氣派:京劇名家張火丁走進紐約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鎖麟囊》;上海昆劇團將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首次完整搬上舞臺并開啟世界巡演,所到之處盛況空前;“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50余種作品被國外譯成多種語種出版,劉慈欣等中國作家問鼎國際文學獎;中英聯合攝制的大型紀錄片《孔子》被認為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探索…… “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定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一批“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作品注重傳承和創新,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 從《中華好詩詞》《唐詩風云會》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再到圈粉無數的《中國詩詞大會》,一大批火爆熒屏的原創文化類節目被網友點贊“有文化有格調有內涵”;薌劇《保嬰記》、秦腔《花兒聲聲》、黃梅戲《小喬初嫁》、漢劇《宇宙鋒》、湘劇《譚嗣同》等,無一不是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挖掘來彰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宇深感,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沒有文化影響力的增長和擴大,是不可想象的。文藝發展的大勢,和整個國家的發展,和整個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勢是相一致的。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廣大文藝工作者不斷從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元豐富的現代生活、寬松和諧的社會氛圍中汲取養分,以“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文藝作品,全方位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 《中華文明的根柢——民族復興的核心價值》等書籍輸出到美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劍橋中國文庫”初具規模,向世界介紹最具中國特色、最具時代風貌的當代中國文化……獨特的中國文化正在吸引著世界注目,進一步激發當代國人的自覺探索與開放創新。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的金若曦兩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樂部,完全沒有舞蹈基礎的她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過來”表現得惟妙惟肖。“通過學習中國舞蹈,我了解到了中國人做事的守時和負責,而通過方方正正的漢字,我看到了中國人內在的品質。”她說。 走向世界舞臺中央,文化的強大基因就是民族自信的牢固基石。 截至2016年11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12種文字、50多萬冊,創造了近年來我國政治類圖書短時間內海外發行量最高紀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寫下這樣的推介詞:“這本書為了解一位領袖、一個國家和一個幾千年的文明打開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文化自信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說,所謂“更基礎”,表明文化自信是支撐其他三個自信的基礎和前提;所謂“更廣泛”,表明文化自信具備寬廣感人的力量;所謂“更深厚”,表明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國文化傳統基因和血脈之中,連接著國家的歷史與現實,寄寓著人民的選擇與意愿。 古以文載道,今以文聚力。文化自信是弘揚中國精神的“原動力”,是凝聚中國力量的“向心力”,更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驅動力”。 74年前,延安文藝座談會開啟了人民文藝發展的嶄新紀元;新的歷史起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邁上文化強國的新的偉大征程!(完)(記者:吳晶、史競男、王思北、施雨岑、胡浩;參與采寫:周瑋、白瀛) |
相關閱讀:
- [ 11-29]文代會作代會來啦:聽聽文藝名家的心里話
- [ 11-29]莆田開展“最美家庭”“最美水兵”頒獎典禮暨贊頌老兵文藝匯演
- [ 11-29]夠文藝!何雯娜曬美照 網友:智慧美貌并存(圖)
- [ 11-28]結對幫扶長達11年 石獅熱心小伙義務照料患癌老人|“環保人”陳文藝:21年嚴把環保準入關口
- [ 11-28]第53屆金馬獎致敬經典文藝取勝 大陸影人多有斬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