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北京11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葉雨婷)今天,北京師范大學勞動力市場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女性晉升存在“玻璃天花板”障礙,“全面二孩”政策或對女性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顯示,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變革的一大特征是勞動參與率穩步下降,女性勞動參與率相對于男性下降更快,但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仍相對較高。2014年,與世界女性勞動參與率平均水平50.3%相比,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依然要高出約14個百分點。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低于男性,但該差距遠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報告》顯示,女性晉升存在“玻璃天花板”障礙,女性職業級別到一定水平之后很難再有突破。具體表現包括國有企業女性管理者占比更低,女性管理者多處于中低層位置,女性管理者收入低于男性管理者。然而,女性管理者的受教育水平高于男性管理者。 此外,《報告》指出,女性工資水平普遍低于男性但差距呈縮小趨勢。1995年我國的性別收入比為85.9%,2002年略有下降,達到84.5%,2007年性別工資差距進一步擴大,性別收入比下降到73.9%,到2013年性別收入比上升到78.2%。調查分析,雖然性別工資比在這些年有些波動,但總體而言,女性收入低于男性收入的狀況并未得到改變,而且最近十年與過去相比還有擴大趨勢。 《報告》分析認為,“全面二孩”政策或對女性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在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生育成本單位化的情況下,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使生育對婦女勞動參與職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凸顯。有些用人單位為避免孕產期用工成本增加,在招聘時“限男性”或“男性優先”,有些單位甚至不愿意招聘已婚已育、可能生育兩孩的求職婦女。有些單位在婦女懷孕、生育時,減少其職業培訓和晉升機會,限制其職業發展;也有些在女性懷孕時,不是勸誘流產,就是通過各種方面迫使懷孕女性辭職。此外,對于部分因生育中斷工作時間較長的婦女,其職業培訓需求得不到滿足,返回勞動力市場時難以再就業。 此外,《報告》顯示,女大學畢業生就業依舊困難重重。2014和2015年,男性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比女性高約10個百分點。然而,男性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與女性差距明顯縮小,2014和2015年,二者差距均在兩個百分點以下。勞動力市場上針對大學畢業生群體的性別歧視問題突出。 |
相關閱讀:
- [ 11-24]女性就業是否需要“善意提示”?
- [ 11-22]找工作最讓人擔憂的是隱性歧視
- [ 11-22]童工問題真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 [ 11-21]福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今起舉行 將舉辦五項活動
- [ 11-16]貧困人口增加折射歐盟社會不公 460萬青年失業
- [ 11-11]做一條就業的漏網之魚又怎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