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道 美媒稱,每年,有很多學生來到美國的學校上學,夢想得到一個與中國所給予的完全不同的未來。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1月21日報道,許多學生認為他們逃脫了容不得失敗的中國教育制度。每年,900萬中國學生爭奪著700萬大學名額。而大約100萬被大學拒之門外的人會選擇出國留學。2015年,其中的30萬人來到了美國。 報道稱,然而,越來越多年紀越來越小的學生正在離開中國的教育制度。過去10年間,就讀美國中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從1200人躍升到5.2萬人。在這群因為沒有家人陪伴而被稱為“降落傘孩子”的學生中,超過四分之一在加利福尼亞州。 全球化和快速的致富使得中國兩大傳統價值觀陷入困境:家庭和教育。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學院研究“降落傘孩子”問題的教授叢育瑛說,越來越多的父母現在選擇骨肉分離。叢育瑛說:“這是一種‘我為你做了一切、犧牲了一切’的心態。即便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天各一方。” 大多數在美國學習的中國未成年人都生活在寄宿家庭中:一個熟人、朋友或者從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同意以每月約1000美元的價格給學生提供食宿和照顧。他們形成一個巨大的、不受監管的代理監護行業,主要依靠寄宿家庭的善意來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健康。 叢育瑛說,因為在成長階段與他們的家人和所屬的文化分離,這些“降落傘孩子”更容易被孤立、更有侵略性、焦慮、抑郁和自殺。寄宿家庭和學校難以復制這些學生在中國可能獲得的支持。不能辜負父母投資所帶來的壓力則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叢育瑛說:“父母犧牲了很多,但他們可能沒想到孩子也犧牲了很多。” 帕薩迪納市一名幫助送孩子到美國讀書的中國家庭的心理學家張興芳(音)說,一些孩子迷失了方向。 她說:“青少年需要溝通和從屬于他們自己的社群。他們尋找受歡迎的女孩、男孩或小圈子去溝通。如果家人不在身邊,這種需求就變得更加強烈。” 報道稱,比爾·周在羅蘭崗的家中有一名17歲的許姓寄宿學生。到目前為止,小許在美國的新生活只有學校、籃球和電游。他來到美國才三個月,已經碰到有人沖他喊,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在南岸基督學校的晨讀課上,他低著頭祈禱。2015年,近一半中國“降落傘孩子”就讀私立的基督教中學,因為公立學校不接受那么多國際學生,而私立學校往往是宗教學校。盡管小許不信教,但他很守規矩。 他漸漸喜歡上了美國。雖然他的英語還很差,但他知道埃米納姆和蕾哈娜演唱的“愛你說謊的方式”的全部歌詞。他覺得很放松。他的成績在提高,除了體操和數學是B,其他都是A。他說:“在中國,我到不了平均水平。但我在這里屬于中上游。” 在中國武漢,艾倫·曲的成績也只是中等。因為學校一般早在中學就將學生劃分等級,所以他被安排到一個普通學生的軌道,一條最終通往普通大學、普通工作和平庸未來的道路。 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訴他他要去美國讀書,于是他同意了。和許多中國學生一樣,15歲的小曲來到美國是因為他的成績不夠高,達不到家人的期冀。他和他的父母相信美國的教育將給他更好的工作前景。 但研究表明,獲得美國學位重返中國的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薪水都低于國內畢業生。最后,大多數家庭出于面子的目的選擇了美國的教育。 研究員丹尼斯·楊說:“他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績最棒。如果他們實現不了,那么去美國上大學就成為一種補償。”(編譯/涂頎) |
相關閱讀:
- [ 11-22]留學異國的最初體驗
- [ 11-22]國際學生熱衷赴美學工程 美來華留學人數降7.1%
- [ 11-22]美國留學新亮點
- [ 11-22]低齡赴美留學為什么這么火?
- [ 11-18]思考:低齡留學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
- [ 11-17]印尼赴華留學學生穩步增長 中印尼人文交流活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