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本色唱響古曲古詞“長相知”讓古音古樂重現世間 記者陳靜 在古琴和蕭悠揚而清雅的樂聲中,純美的歌聲響起。《陽關三疊》、《胡笳十八拍》、《長相知》……身著古典而素雅裙裝的歌唱家方瓊在歌聲中將古人的平和與清明娓娓道來。不用麥克風、沒有電聲,古樸清幽之氣迎面撲來,人們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在遙遠的音律中夢回古時。 “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17日晚起上演。中國內地女歌唱家、聲樂教育專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方瓊以多年藝術積淀傾情演繹古譜、古曲。據知,在古曲中精選可唱性較強、容易為現代觀眾接受并傳播的曲目,請作曲家重新編配,由專業歌唱家和聲樂演唱者加以演繹,在當代舞臺上展現純正的古代文化,這樣的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在中國現今舞臺上極為少見。 這場融合現代與傳統的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吸引了眾多樂迷。據透露,演出一經開票很快就告售罄。方瓊說,為了讓更多音樂愛好者聆聽到曼妙的古音古樂,音樂會將嘗試通過網絡視頻直播,讓中國各地的樂迷們足不出戶即可感受到古人的平和與純凈。 音樂會上半場,傳統古曲清音繞梁。在古琴和蕭的伴奏下,方瓊和她的學生們讓觀眾們一享古音饕餮。92歲的吟誦大師——湖南吟誦學會會長史鵬老先生和年逾八旬的中央民族樂團歌唱家姜嘉鏹也登臺,帶來以長沙方言吟誦的《岳陽樓記》、杜甫名詩和板橋道情、《望山堂琴譜》,老藝術家們精彩完美的表演令全場驚艷。方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30年間,鮮少聽到方言吟詩。她請史鵬老先生登臺演出,希望把最古樸、最傳統的吟詩帶給現時代觀眾。 音樂會的下半場,方瓊和她的學生們,青年男高音歌唱演員、金鐘獎銀獎得主陳家坡為觀眾獻上近現代作曲家的古詩詞作品。趙季平譜曲的《關雎》、《詩經·國風》;奚其明譜曲的《楊柳枝》、譚盾作曲的《越人歌》等在西洋樂器鋼琴與民族樂器古箏、琵琶等的巧妙融合中,溫婉呈現。 古詩詞歌曲,包括古代文人的詞調歌章和為古代詩詞譜新曲,是民族聲樂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聲樂作品情感豐富,韻貴雋永,是中國歌唱藝術中彰顯民族意識與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方瓊說,因為沒有音頻記錄,如今可見的古曲多來自老藝術家們對艱澀難懂的中國傳統記譜法——工尺譜的研究和整理。這位聲樂教育家說,古曲、古詩詞中有價值的曲目很多,如果不去發掘并發揚光大,就會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蒙上厚厚的歷史塵埃。 談及舉辦此次古詩詞歌曲音樂會,方瓊說,讀史書,可以讓人們傳承前代的智慧和文化;吟古詩,可以讓世人感受先賢的志趣和情操;唱古曲,可以讓今人傾聽祖先的心靈和呼吸。她告訴記者,中國古詩詞歌曲一直為中國歌唱家所珍愛。應尚能、周小燕等歌唱家都曾通過自己的演唱,賦予中國古詩詞歌曲現代魅力,將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方瓊坦言,但是,以往歌唱家演唱古詩詞歌曲,多注重聲音的表現,而未過多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她希望通過此次音樂會,將現今流傳下來的工尺譜加以整理和豐富,并以多年積淀的藝術素養加以詮釋,讓澄澈清明的古典歷史感重現世間。 臺上,沒有任何現代手段的烘托,本色演出的方瓊不僅展現出其精湛的歌唱“內功”,也向觀眾們傳遞了其對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獨到理解。 據透露,此次音樂會是“上海音樂學院高峰高原項目”的成果之一。方瓊透露,她正在著手整理出版中國古曲作品教材和高品質音頻資料,計劃將唐朝的《敦煌琵琶譜》、宋朝的《白石道人歌曲》、明清時期的《魏氏樂譜》、《碎金詞譜》、《梅庵琴譜》中所涉及的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中近300首歌詩演繹出來,以構建中國民族聲樂庫。 這位聲樂教育家認為,忽視理論總結和支撐是當下不少表演者的通病。除了整理古曲的編纂成教材,她還將撰寫論文,全方位傳承古詞古曲傳統文化。(完) |
相關閱讀:
- [ 10-11]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唱響中國故事
- [ 09-18]歌唱家盧藝文“念鄉愁”公益新歌發布
- [ 08-01]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 當歌劇遇到昆曲
- [ 07-26]著名歌唱家騰格爾來莆 歌聲高亢親和力十足
- [ 06-13]歌唱家褚海辰歌曲《云水端》MV在云水謠開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