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指出: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實現全部脫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30余次到國內各地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貧開發問題。當選總書記后,習近平國內第二次考察就到河北阜平縣聚焦扶貧工作,三年新年首次考察都選擇貧困地區;三次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十八屆五中全會后第一次中央工作會議研究扶貧開發……他的扶貧腳步遍布各地,扶貧思路清晰可辨。 打好扶貧攻堅戰 ★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 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抓工作。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2016年7月20日,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扶貧成敗在于精準 ★貴在精準、重在精準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 ★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扶貧開發成敗系于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脫貧摘帽要堅持成熟一個摘一個,既防止不思進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長、圖虛名。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慶調研時強調 對口幫扶 合力扶貧 ★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加快西部地區貧困地區脫貧進程、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的重大舉措,必須長期堅持并加大力度。要鼓勵支持更多企業參與西部地區脫貧攻堅工程。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在寧夏考察時強調 ★形成大扶貧格局 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健全東西部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積極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堅持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要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貧開發資金。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 脫貧要靠內生動力 ★輸血和造血相結合 要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堅持民族和區域相統籌,重在培育自我發展能力,重在促進貧困區域內各民族共同發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少數民族事業、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等政策,深受各族群眾歡迎,要認真總結完善,并研究“十三五”期間出臺更加管用的專項規劃。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扶貧必扶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貧困地區,我們必須補上這個短板。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黨和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2015年9月9日,在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說道 (綜合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