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20名新聞工作者獲長江韜奮獎,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獲本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的新華社通訊《勝利的號角·和平的宣示》描寫細膩,現場感強、歷史感強,充分展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人民日報評論《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面社會現實,生動、鮮活地闡釋重大而又深刻的時代主題,思想性強,說理性強,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磅力作;中央電視臺電視消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選材精心,以鏡頭語言呈現紀念大會莊重熱烈氛圍,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重要歷史現場。獲一等獎的四川日報文字消息《629戶人的藏鄉走出359名大學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系列《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江蘇廣播電視總臺電視訪談《老馮家的“傳家寶”》等作品角度新穎,報道生動鮮活,體現了記者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入扎實的采訪作風。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采訪制作的《Who is Xi Dada?》生動活潑地展示了外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語言清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了新媒體的特點。獲新聞名專欄的經濟日報《視點》、長江日報《市民大講堂》、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網羅天下》、大眾網《獨立調查》等欄目深入解析社會熱點,積極回應大眾關切,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傳遞社會正能量,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體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獲獎作品目錄見第二十一版、第二十二版)。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10名獲獎者是(按姓氏筆畫排序):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王健、云南日報報業集團王雪飛、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平萍、四川廣播電視臺劉成安、山西廣播電視臺許凌云、新疆日報社阿不都許庫爾·阿不都克里木、新華社徐江善、光明日報社唐湘岳、江西廣播電視臺曾佳、經濟日報社管斌。韜奮系列10名獲獎者是(按姓氏筆畫排序):工人日報社王金海、解放軍報社劉業勇、中央電視臺許強、人民日報社楊涌、中國青年報社吳湘韓、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張勤、深圳報業集團陳寅、貴州廣播電視臺陳霞、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金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胡國華。他們多年來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爭當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他們牢記社會責任,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積極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做出了新的貢獻,成為黨和人民放心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中國記協將于近期舉辦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頒獎會,為本屆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頒獎。 |
相關閱讀:
- [ 05-06]關于福建省擬參評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人選的公示
- [ 05-06]關于福建省擬參評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人選的公示
- [ 03-25]四步教你自薦、他薦參評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
- [ 03-18]一圖帶您參評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
- [ 10-27]“海西傳媒講壇”走進莆田學院 長江韜奮獎獲得者為新聞學子授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