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中央六中全會定了哪些大事?
2016-10-28 15:28:29??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十三屆六中全會 時間:1990年3月9日至12日 出席:中央委員166人,中央候補委員103人。 主要內容: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全會認為,我們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黨在長期斗爭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所確定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各項事業正在健康發展的時候,向全黨鄭重提出密切黨同群眾聯系的要求,并作出相應的決定,不僅對于實現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于實現黨在新時期的總目標、總任務,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資料圖:十四屆六中全會于1996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 十四屆六中全會 時間:1996年10月7日至10日 出席:中央委員181人,中央候補委員124人。 主要內容:這次會議主要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決議》分七個部分: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三、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四、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五、深入持久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六、切實增加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七、加強和改善黨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 資料圖:十五屆六中全會于2001年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十五屆六中全會 時間:2001年9月24日至26日 出席:中央委員190人,中央候補委員139人。 主要內容:會議全面分析了進入新世紀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為這次會議著重研究黨的作風建設是適時和必要的。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確定黨的十六大于200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是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召開的極為重要的會議,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相關閱讀:
- [ 10-28]中考改革既要積極進取又要審慎穩妥
- [ 10-27]省、市編辦到我縣調研改革試點工作
- [ 10-27]年金改革,正義還是政治(兩岸聚焦)
- [ 10-27]韓媒:樸槿惠或下周改革人事 平息親信干政風波
- [ 10-27]漳州公車改革實施方案出臺 公務交通補貼分六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