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0月13日,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俠客島”先后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文章《我的文學情緣》,14日,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全文刊登該文。 在這篇文章里,習近平嘮家常般地談起他的文學閱讀史。從孩提時“岳母刺字”的刻骨銘心,到為官寧德時對壽寧知縣馮夢龍的心有靈犀,從梁家河窯洞里手不釋卷讀《浮士德》,到古巴首都哈瓦那兩度憑吊海明威,雕刻時光般的講述,把人帶入了一段文學滋養、理想激蕩的時空之旅。 深情的回憶和親切的講述,透露出習近平對文藝事業的深厚感情,對文藝創作的熱切期待。如果說《講話》是總書記從黨和國家層面對文藝工作做出定位和提出要求,那么這篇《我的文學情緣》則更多地從他個人閱讀欣賞經驗角度,印證了文學藝術給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兩者互為表里,深化著我們對文藝創作時代使命的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兩年以來,文藝界乃至整個中國社會對文藝創作的關注和努力更加升溫。文藝如何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何更加有益于世道人心,怎樣以文化的方式塑造中國獨特的國家形象,以文化自信和中國精神助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要扛起肩上的重任,中國文藝還需進行有闖勁、有韌性的不懈探索。 兩年前的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當時有幸參加這一座談會的文藝界代表共有72位,他們均為文藝各領域中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杰出代表。與總書記最近距離的交流與互動,加之在文藝領域中的長期浸淫與涵泳,使他們對總書記的講話產生了由衷共鳴與深刻印象。兩年之后,談到這次座談會,他們仍然記憶猶新,仿佛事情就發生在昨日。 近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的一間辦公室里,文藝座談會的參與者之一、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高洪波為我們講述了他記憶中的這次文藝盛會。 記者:兩年前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群英薈萃、少長咸集,是我國文藝領域的一大盛事,作為親歷者,能否給我們講述一些會議的細節? 高洪波:2014年10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文藝座談會。一開始沒有想到習總書記會親自主持會議,并且發表重要講話。直到會議召開了,我才發覺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歷史性的講話,勢必會對我國今后一段時期內的文藝工作起到引領方向的重大作用。很顯然,習總書記是在掌握了大量的文藝界現實情況,并對當前文藝工作的成就與不足都做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之后,才有了這樣一個精辟、精彩、高瞻遠矚的講話。我們在聽了他的講話之后,不僅為習總書記對中外文學名著的熟悉、對我國文藝界狀況的了解所感佩,也為他對待文藝工作者發乎真誠的尊重與期待所感動。 習總書記在與文藝界代表的交流中,講述了自己成長中的許多故事,比如他講到了與河北作家賈大山交往的故事,那個時候,他是正定縣縣委書記,卻能真心誠意地與作家交朋友,他們在一起吃菠菜面條,喝常山香酒,那是一種真正交心的感情,讓人聽了很動容。再比如,總書記在與葉辛的對話中,談到他青年時上山下鄉的情景,他插隊到陜北的黃土高原,那里路途遙遠,灰塵漫道,人民生活相當貧困,窯洞里只有星星點點的煤油燈火,他就在那樣一個偏僻的地方鍛煉與成長,從最開始的極度不適應,到后來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他還講了柳青的故事,柳青這位作家深入生活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中央一紙文件發下來,他立馬就知道房東老大娘會哭還是會笑。這些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種特殊時代的壯闊的人生體驗,一種質樸、厚實,帶有泥土氣息的人生體驗。我覺得他說的既是自己的經歷,也是一種文學或者人生的道理。 記者:這兩年來,您覺得文藝界發生了哪些實實在在的變化? 高洪波:這兩年來,文學界發生的變化之一,是作家們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的力度加大了,自覺性增強了,作家們看待生活與歷史的眼光更加客觀與立體了,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以今年作協組織的“重走長征路”大型采訪活動為例,我們前后一共組織了10多個采訪團,作家們的參與度非常廣,不僅有成名的作家,而且80后、90后年輕作家與網絡作家都廣泛地加入進來。一路走下來,大家的內心都很震撼,在那些紅軍留下過足跡、傾灑過熱血的地方,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革命歷史的沉重,感受到了長征精神的偉大,也深刻領悟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樣的體驗將會給作家們的創作帶來巨大的情感沖擊與精神濡養。 我還有一個突出感受,就是那種無病呻吟式的閣樓文字、杯水風波式的私人書寫變得越來越少了,而把眼光投向大地、投向群眾,有格局、有情懷,呈現勁健之氣的作品明顯多了起來,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兒童文學這幾年可謂獲得了長足發展,今年曹文軒斬獲安徒生獎就是一個明證,這次獲獎增加了我們的文學自信,證實了我們的兒童文學不僅不比國外兒童文學差,甚至還比他們強。值得注意的是,曹文軒獲獎并不是一個個別現象,而是代表著國內兒童文學整體創作實力的提升。綜觀我們的兒童文學創作隊伍,上至90多歲的任溶溶,80多歲的金波,下至70后的殷健靈、李東華、薛濤等人,乃至80后正在崛起的年輕作家,再加上一批早已成名的作家如阿來、張煒、肖復興、趙麗宏等人的加盟,可謂兵強馬壯,人才濟濟,輔之以空前繁榮的少兒出版的推動,我國兒童文學正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 |
相關閱讀:
- [ 10-19]高洪波下課后中韓足壇一地雞毛:韓下場若平是失敗
- [ 10-14]蔡振華:例會不針對高洪波 對突然辭職并不知情
- [ 10-14]曝高洪波電話一直關機 短時間內或難再復出執教
- [ 10-14]人民日報刊文談高洪波請辭:換帥也解決不了中國足球根本問題
- [ 10-14]蔡振華否認賽前向高洪波施壓 "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
- [ 10-14]高洪波辭職事件引熱議 球員自責圈內人爆粗互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