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以精神扶貧徹底斬斷“窮”根
2016-10-18 16:08:2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楊 飛 今天是我國第3個扶貧日,也是第24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在國家扶貧日之際回望歷史,可以發現人類在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貧困的夢魘也始終如影隨形。中華民族向戰勝貧困發起了沖擊,已經用30年左右的時間成功讓7億多人擺脫貧困,如今又向最后5000余萬“鍋底人群”發起脫貧攻堅總決戰。 沒有移不走的窮山,但唯有精神扶貧才能徹底斬斷“窮”根,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志氣,要真正擺脫貧困,首先就必須在精神上脫貧。在對貧困群眾扶貧送溫暖的同時,更應從思想上、精神上進行幫扶,幫助他們擺脫思想觀念上的“貧困”,并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 將“治愚”和“扶智”結合起來,不僅能讓脫貧人口“站起來”,而且“走得遠”,改變“底層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窮世代窮”的局面,從根本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達到這個目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發展教育。要鞏固和提升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優化城市重點學校和農村貧困學校結對幫扶機制。 物質扶貧往往能解一時之困,精神扶貧卻可長期見效。在加大物質幫扶力度的同時,也應加快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寓教于樂,引導困難群眾學技術、找門路,用自己的雙手摘掉貧困帽。 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貧困者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意義。貧困者必須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觀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干勁自然就有了,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扶貧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實現。 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