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亞洲通訊社10月12日報道,原題:為何抵制“中國制造”商品的呼吁必將失敗 目前,一些印度政客正發起一場抵制中國貨的行動。但數據提供機構“印度消費”的分析表明,此舉將失敗。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過去兩年來,來自中國的進口以20%的速度增長,如今已達610億美元。這些商品從發電設備、機頂盒到象頭神雕像無所不包。這似乎有悖印度近5年來進口普遍下降的現實。 即便如此,哈里亞納邦衛生部長維吉等政客仍在呼吁抵制“中國制造”,“人們不應購買中國貨,應使用印度貨。對華貿易正影響我們的國家。中國并非我們的友邦……” 然而,中國被印度儲備銀行前行長拉格拉姆·拉揚稱為“世界制造業大國”。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報告稱,印度無法與這個鄰國相媲美。陷入停滯的制造業指數表明,印度仍難以與中國競爭。盡管印度2015至2016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創紀錄的550億美元,但其制造業私人投資仍毫無起色。 “印度消費”到位于孟買中心地帶的中國商品集散地曼尼什市場走訪后發現,這里的中國產品不但更便宜,還批量供應、包裝整潔且方便選購。“若能以更低價格在家門口買到我出售的這50種LED燈,又何必購買中國的?”一名批發兼零售商說,“可若在印度買,我得花兩倍的錢。” 在孟買開辦服裝電商初創企業的卡斯利瓦爾,自兩年前轉向中國購買商品以來,他的銷售額已增長兩倍。他說,客戶在中國尋找市場和商品時幾乎不用浪費任何時間。他一周內就能采購到從珠寶到布料在內的可用3個月的商品,“在義烏等批發地,有銷售所有耐用消費品的一站式專業市場。而在印度,我們將為此花費數周。” (作者 阿比賽克·瓦格麥,崔曉冬譯) |
相關閱讀:
- [ 09-09]“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
- [ 08-30]中國融資租賃業規模達4.4萬億元 居世界第二
- [ 08-28]總理大力助推:“中國制造” 正進行一場“品質革命”
- [ 08-26]國務院: 增加“中國制造”有效供給 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 [ 08-11]奧運見證“中國制造”崛起
- [ 07-26]中國制造2025多個配套政策下半年陸續出臺
- [ 06-08]科技創新給“中國制造”增加信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