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廳長退休前被舉報幾年前公款旅游:現在絕對不敢
2016-10-09 13:53:2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在福建省某省直機關副廳長姜宏峰(化名)的職業規劃中,再踏踏實實干兩三年,就能光榮退休,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了。 然而讓老姜始料未及的是,一封寄往省紀委的舉報信,打破了他“退休前不出事”的美好愿景。 “自己參加工作30多年,也多年擔任領導職位,感覺自己政策水平、法紀意識還比較強,沒想到在那件事上觸了礁,真是非常后悔!” 打破沉寂的舉報信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青藏高原迎來了一撥特殊的客人——時任某市市直機關局長姜宏峰帶隊的慰問團。該團此行“旨在”對在西藏自治區達孜縣進行法律援助的律師吳某進行慰問。團隊一行9人,既包括市直機關的干部,也包括市律師協會的會員。 在9天的行程中,碧波浩瀚的青海湖、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宮、奔騰不息的雅魯藏布江、壯美茂盛的魯朗林海等風景名勝地,均留下了慰問團到此一游的足跡。而達孜縣卻始終沒有等到它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行程結束后,姜宏峰等人在單位和下屬事業單位的公共經費中共報銷4.9萬余元。 如果沒有那一封舉報信,也許這趟內容豐富的“慰問”之行就將成為他們共同守護的小秘密。 2015年初,福建省紀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姜宏峰帶人去西藏進行公款旅游的問題。 “根據收到的舉報材料,按照紀檢監察機關五類線索處置方式及標準,我們認為反映的問題具有一般性,查清了只能給予輕處分或批評教育。因此決定對姜宏峰開展談話函詢。”省紀委紀檢監察一室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10月,省紀委就會同省委組織部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省管干部廉政談話提醒機制的意見》,對信訪、巡視、審計、辦案等環節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都納入談話函詢的提醒范圍,及時開展批評教育。 去年9月以來,省紀委把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與問題線索五類處置方式相結合,進一步明確談話函詢的相關原則和標準。 據此,省紀委向姜宏峰寄送了《函詢通知書》,要求對來信反映其公款旅游一事作出答復。“收到通知書之后,姜宏峰對情況進行了一定說明,也及時退回了有關費用。但從外圍了解的情況看,個別環節還存在出入,一些關鍵性的情節也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決定正式對姜宏峰進行談話。”一室負責人表示。 觸及靈魂的紅臉出汗 “真心感謝組織對我的提醒和關愛,謝謝!謝謝!真的謝謝!”談話結束后,滿頭冒汗的姜宏峰緊緊攥住省紀委一室談話人員的手,攥完后放開,放開后又攥,反復不止。 而談話之初的場景,卻是與這一幕截然不同的畫風—— 2015年10月26日,省紀委正式找姜宏峰就其帶隊公款旅游問題進行談話。“剛進談話室的時候,老姜精神狀態比較昂揚,印堂發亮,侃侃而談,還有意無意地透露他的人脈關系。”參與談話的一名省紀委干部告訴記者。 “我們這次找你談話,是組織在給你說明情況的機會。希望你端正態度,如實說明公款旅游的情況。”談話人員板起面孔。 “2010年6月,我們局選派了一名律師赴西藏達孜縣開展法律援助服務。此后,在該律師志愿服務即將期滿時,由我帶隊赴達孜縣,慰問該律師并開展對口援助活動。”姜宏峰向談話人員簡要交代了相關情況。 “在慰問期間你們進行了公款旅游,這是怎么回事?” “說實話,以前機關單位公款考察并順帶旅游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很少聽說哪個干部因此受處分了,所以自己當時就隨了大流。要是放在現在,那是絕對不敢的。” “你不要找借口。你翻翻當年的《紀律處分條例》,看看公款旅游是不是違紀行為。” “我們主要還是去慰問。” “宏峰同志,據我們了解,這名律師在你們去西藏之前就已經回到了福州,而且你們也知道這情況,但你們依然專程跑了一趟,且行程均為旅游觀光,這算什么慰問?這就是典型的公款旅游!” “這個……我確實……”姜宏峰沒有料到,自己原以為可以蒙混過關的關鍵細節,其實早就被紀委人員摸了個透。汗珠從他的額頭上不斷滲出,他端起談話人員遞來的水杯,一口接一口地悶頭喝起水來。 談話人員放緩了語氣,“宏峰同志,其實組織上已經掌握了情況,希望你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向組織如實說明情況。組織也會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來處理你的問題。” 在談話人員的開導和提醒下,姜宏峰慢慢卸下了心中的枷鎖,逐漸交代了自己組織公款旅游的前后經過。 “在得知律師已返回福州之后,我本該取消所謂的‘慰問活動’,但由于享樂主義作怪,黨性原則喪失,我依然帶隊前往,最終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姜宏峰感慨萬分,“感謝紀委同志對我的批評提醒,這是我參加工作30多年來第一次受到如此刻骨銘心的教育,第一次從靈魂深處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 教訓也是寶貴的財富 在單位中層干部馮玉淑(化名)眼里,最近一年來,姜廳長對大家的要求似乎嚴苛地有點不近人情。 “去年底,我原本計劃在因公前往烏魯木齊開會之后再自費旅游幾天。向姜廳長報告后,被他嚴肅拒絕,并表示我的行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變相公款旅游之嫌。” “也是在去年底,單位下屬的協會要召開座談會,會議地點擬定在某景區附近。姜廳長認為這樣不妥,要求更改會議地點。”馮玉淑告訴記者。 感到變化的,不僅僅是馮玉淑一人。據姜宏峰單位的干部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姜宏峰在所分管部門的有關會議上,多次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部門公共經費管理提出要求,而“這在以前并不常見”。 行為的變化,源于意識的提高——“這次教訓也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我不僅認識到自己在作風建設上的不足,而且更意識到,我肩負著沉甸甸的管黨治黨責任,必須抓好分管部門和單位的紀律建設,不讓別人重蹈我的覆轍。”姜宏峰說。 姜宏峰思想行動的轉變,正是談話函詢要起到的效果。“談話不是簡單地‘一談了之’,而是要通過咬耳扯袖,讓犯錯誤的黨員干部感到組織的關心愛護,進而自覺成為黨紀黨規的踐行者和宣傳員。”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為實現教育和挽救干部的目的,福建省研發啟用了監督執紀信息管理系統,把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作為檢查工作的標準,督促圍繞黨員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加以教育提醒,使有關黨員干部幡然醒悟、回到正軌。 “此外,我們還確立了‘三個優先談’原則。對初次反映且問題輕微的優先談;反映新提任的領導干部思想工作作風問題的優先談;發展潛力較大的年輕干部且反映問題比較籠統的優先談,盡可能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省紀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今,福建已在省、市、縣三級全面實施談話提醒機制。今年1至8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先后對10480名干部進行了談話函詢,是去年全年談話函詢的總人數的近兩倍。(本報記者何韜) |
相關閱讀:
- [ 10-01]梁金焰副廳長檢查國慶假期交通運輸安全保障工作
- [ 09-27]陳培健副廳長對推進公路運輸樞紐站場建設投資提出要求
- [ 08-16]省林業廳謝再忠副廳長到我區調研苗木基地建設工作
- [ 08-10]陳安生副廳長率隊赴三明調研資金使用情況
- [ 08-05]省農業廳黃華康副廳長到沙縣看望黃秀泉同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