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新政出臺之后,已經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網約車終于迎來合法化的里程碑。在這一體現創新精神的新政推進過程中,各個地方陸續開展制定管理細則,將最終影響新政的落地,波及數億網約車用戶和司機。 從個別地方公布的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來看,“一刀切”和“緊箍咒”的傳統管理辦法仍在沿用。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和華東政法大學政府法制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召開了網約車政策法律研討會,會上專家提出,網約車的立法應該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應該堅持消費者優先,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為最高的標準。 目前公布的地方版細則中,限制數量和價格、要求網約車進行統一標識、與巡游出租車一樣6年退出等,是引發爭議的主要條款。以蘭州市公布的地方版細則為例,按照其中的規定,蘭州的網約車數量被嚴格控制在3000輛左右。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王靜在研討會上提出看法,“新政的立法意圖非常明確,就是不再進行數量管制。數量的管制就等于就抹煞了共享經濟在交通領域所發揮的關鍵性優勢。并且,現在限制了數量等于控制了基本的供需訴求,不利于民眾獲得最佳的價格優惠。” 談到用戶最為敏感的價格方面,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太高認為,地方對網約車價格的管制屬于政策截留。“國辦的意見明確提出,對網約車實行市場調節價,‘城市人民政府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這個規定就明確了網約車價格是以市場調節為原則。”王太高解讀說“政府指導價格實際上是一個例外,特別提出了,需要明確是確有必要的。如果網約車價格直接的實行政府指導價,很顯然和政策的初衷基本精神相背離。” 網約車的興起是共享經濟在交通領域具體的表現,是互聯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具體運用,通過消除供給雙方供給不對稱,實現資源重新整合。網約車的發展遵循了經濟規律的結果。之所以地方細則與新政相悖,管理思路與新興業態的不適用和不對稱是根本原因。網約車新政中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在各地需設有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但在個別地方細則里,就把它異化成了分公司,在各方面的成本將非常高。對此林華直言“這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互聯網企業這樣的一種經營形態簡直不敢想象,非常荒唐。” 究竟地方政府如何管好網約車,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講師林華提出,“技術維度”是提高地方落地網約車新政的重要抓手。“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本地網約車背景的分析,但都沒有準確的數字的支撐。而網約車作為互聯網經濟的產物,帶有非常強的技術性。在互聯網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應對,并不需要通過政府非常強勢的手段直接介入到市場。而技術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互聯網與信息安全的座談會上所提到的,要以技術對技術,要以技術管技術。”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對技術化管理表示贊同,他說“管制方式的變化上,一個是從傳統的管人、管車,向管運營行為方向轉變。地方政府應當只通過技術手段管運營行為,通過技術手段對整個運營行為進行全程監控,這是保證安全的最主要的手段。”(通訊員 一白) |
相關閱讀:
- [ 09-18]滴滴優步等多家網約車平臺漲價 回應稱供需緊張
- [ 09-17]為網約車鼓呼者,會因其漲價后悔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