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黎9月12日電 (記者 龍劍武)馬尼安維爾襲警案、圣艾蒂安-迪魯夫雷教堂人質事件、巴黎氣罐車案女性恐怖行動小組、未成年涉恐嫌疑人……法國近期一系列涉恐案件都指向同一個“神秘人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法籍成員拉希德·卡辛姆。法國媒體12日披露這名利用互聯網手段在歐洲腹地傳播極端主義和暴恐思想“病毒”的幕后推手。 法國時政雜志《快報》在最新一期載文,挖掘多起既遂和未遂恐襲案件的內在聯系。該文稱,一名年僅15歲的未成年人日前因涉嫌“即將實施恐怖襲擊”在巴黎被捕,讓反恐部門備案名單上的一個法國人拉希德·卡辛姆再次進入視野。涉案少年在事發前一直通過即時加密通訊軟件“電報”(Telegram)與這名“伊斯蘭國”宣傳骨干保持聯系。 文章披露,現年33歲的拉希德·卡辛姆原居于法國中部盧瓦省小城羅阿訥。他曾是當地文化活動中心的主持人,喜歡饒舌音樂,曾灌制一張唱片,其中赫然收錄一首名為《恐怖分子》的歌曲,歌中反復唱到“我是一名恐怖分子”。即便如此,此人之前也從未有過不良司法記錄。直至2011年一次前往阿爾及利亞的旅行后,其行為發生了明顯轉變。他變得深居簡出,不再吸煙,開始蓄須,還在工作地點要求設立禮拜間。 該刊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話說,當時,拉希德·卡辛姆的兄弟注意到他言行異常,便試圖做他的思想工作。他也聲稱自己意識到錯誤,準備悔改。然而時至2012年,身為3個孩子的父親,他突然以搬家為由帶著全家遷往埃及。最終,他設法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 2015年,拉希德·卡辛姆在社交網絡上再度現身。根據調查人員的說法,2015年6月13日,他“遙控”時年25歲的法國人拉羅西·阿巴拉在伊芙琳省馬尼安維爾市刺殺一對警察伴侶,對該案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伊斯蘭國”隨后宣稱對這起被法國政府定性為“恐怖主義行為”的襲警案負責。 報道稱,拉希德·卡辛姆與2016年7月26日發生在濱海塞納省圣艾蒂安-迪魯夫雷市的天主教教堂人質事件也脫不開干系。兩名年僅19歲的恐怖分子阿德爾·克爾米奇和阿卜杜勒·馬利克·帕蒂讓持刀殺害一名神父,“伊斯蘭國”同樣在事后認領該案。調查方認為,這兩人都與拉希德·卡辛姆保持聯系并接受其指令。 日前在巴黎氣罐車案中被捕的3名女性嫌疑人之一伊娜斯·馬達尼也與拉希德·卡辛姆有關聯。這支被法國檢方稱為“伊斯蘭國”遙控的女性恐怖行動小組原計劃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引爆一輛載滿燃氣罐的汽車,并在被捕前準備發動新的襲擊。拉希德·卡辛姆曾對她發出指示:“在車上裝滿燃氣罐,澆上汽油,停在人多處,然后‘砰’的一聲。” 上述案件的共同點就是,作案者或意圖作案者均通過“電報”軟件與拉希德·卡辛姆進行通訊聯絡。此人在社交網絡中使用“易卜拉欣·卡辛姆”的假名,在“電報”軟件中是多個頻道的管理員,受到數百用戶的關注。他經常在網上發布暴力內容的信息,煽動“法國穆斯林發動襲擊”,甚至列出潛在的襲擊目標和襲擊方式。 據報道,2016年7月14日尼斯卡車恐襲案后,拉希德·卡辛姆還在一段網上發布的視頻中對作案者大加贊揚。他在這段視頻中殺害一名被“伊斯蘭國”指為“間諜”的人質,并聲稱“這就是犯下罪行的法國人民得到的回報”。(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