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收支凸顯地區“不平衡” 6省份去年收不抵支
2016-09-06 07:43:0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陳惟杉 | 北京報道 黑龍江企業養老保險收支情況惡化已經不是“新聞”。 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黑龍江省省長陸昊曾在發言中提出,當地養老金贍養比(編者注:即撫養比,指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達到了1.42:1。 正在現場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的李克強總理立刻詢問:“現在有養老金當期欠發的問題嗎?” 陸昊直言:“今年(2015年)沒有問題,但明年、后年可能會出現困難?!?/p> 2016年8月,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發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下稱《報告》),其中披露的數據印證了陸昊對于黑龍江養老金收支情況嚴峻的判斷。 養老金收支凸顯地區“不平衡”; 陜西等6省份當期收不抵支 《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企業參保離退休人數增幅為6.5%,再度高于企業參保職工人數2.7%的增幅,延續了2012年來的趨勢,并由此導致撫養比連續4年下滑,于2015年達到2.88:1。 如果說不到三位企業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供養一位企業退休者反映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那么《報告》所呈現的各地養老金收支情況的不平衡則可謂切實的“憂慮”。 以撫養比、結余與可支付月數三個指標衡量養老金收支情況,《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廣東以9.74:1的撫養比位居全國首位,其6158億元的結余更是可供支付52.8個月。相比之下,黑龍江的撫養比則是1.33:1,而88億元的結余僅供支付一個月。 此外,2015年,黑龍江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入925億元,支出1108億元,繼續當期收不抵支。此前,黑龍江省財政廳社會保障處處長馮廣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和贍養比的逐年攀高,近年來養老保險不可持續問題已越來越突顯。從2011年起,養老金當期就開始出現入不抵支,且缺口逐年加大。 黑龍江當地企業,特別是國企,已經明顯感受到養老金收支情況惡化所帶來的壓力。8月初,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曾組織調研組赴黑龍江開展養老保險專題調研,參與此次調研的北京大學教授李玲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當地企業養老金的繳費率可達到22%。“我們調研的一個民營企業大概只給三分之一的員工繳費,可以通過簽訂短期合同等方式逃避,但國企沒法逃避這些負擔,越是這樣國企壓力越大,也越難以發展?!?/p> 而就在8月8日,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無疑是完成“三去一降一補”中“一降”的重要手段,方案中提及,從2016年5月1日起,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 其實,廣東與黑龍江的對比只是各地區養老金收支不平衡最極端的展現。 就在廣東、北京等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相對充裕、來源穩定的同時,2015年,全國共有湖北、甘肅、遼寧、重慶、四川、內蒙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吉林、黑龍江等9個省份的撫養比不到2:1;湖北、天津、陜西、遼寧、河北、青海、吉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等9個省份的可支付月數低于10個月水平;陜西、青海、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6個省份當期收不抵支。 李玲對記者表示,養老保險面臨困境不單是黑龍江的問題,而是整體制度設計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 09-05]福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增長6.5%左右
- [ 09-05]福建省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增長6.5%左右
- [ 09-04]多地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 平均上漲6.5%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