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欽松在創作《長江攬勝》。南方日報供圖 以后老廣游玩國家博物館,將可觀賞到廣東美術家創作的大型山水畫。由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創作的《長江攬勝》近日完成,該畫長6.7米、高4.7米,描繪了長江蜿蜒東去、壁立千仞的壯麗景色,擬永久陳列于國家博物館,預計今年國慶前后與觀眾見面。 昨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來到許欽松的工作室,觀看《長江攬勝》。這幅作品,是中國文聯、財政部、文化部于2011年聯合啟動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三件自然題材作品之一,其余兩件分別為黃河、長城。 “長江承載中華文明,體現大國氣象,要展現一種氣象和內涵”,許欽松說。畫作的題詞寫道,國家興盛則文化繁榮,長江為中華文化象征,故古人多畫長江萬里,歌之詠之,今畫長江攬勝,鼓國之浩氣,詠時之新風,余為之四下長江,體悟江之神韻,岸之風骨,數易其稿,五載方成。 五年磨一畫。這幅畫作,是許欽松創作過的100多幅大畫中最大的,也是此次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165幅作品中最大的。為了創作這幅畫,他進行了不少創新。“用云和江水的涌動,來體現浩然之氣。云海是很有生命力的,向東涌動,而江面上云水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峭壁的紋理畫法上,傳統國畫的線條撐不起如此大的體量,則創新運用了積墨的手法,色墨交替使用,塊面的體現很有歷史滄桑之感。 昨日,慎海雄與作者許欽松進行交流,稱贊該作品構思巧妙、筆墨精到、氣勢恢弘,展現了嶺南畫派精神,具有高超的藝術水準,體現了嶺南人對大美河山的熾熱情感。他希望許欽松在藝術道路上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慎海雄強調,全省美術工作者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傳承弘揚嶺南畫派革新、現實、兼容的藝術精神,努力開拓創新,創作出更多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為推動廣東美術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相關閱讀:
- [ 08-04]漳州團市委青年畫家“文化擁軍”進軍營
- [ 07-26]八旬臺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 [ 07-21]臺灣博士畫家北京呈現“傳承與沖擊”學術展
- [ 07-21]14位臺灣博士畫家北京呈現“傳承與沖擊”學術展
- [ 07-20]廈一男子冒充“美女畫家”騙財 4人被騙10余萬
- [ 07-16]漳州畫家許希暉畫作入選限量版集郵紀念冊
- [ 07-13]80余件已故臺灣著名畫家傅狷夫舊藏捐贈浙江美術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