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指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問題矛盾增多的情況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底線、保民生的兜底責任。我省積極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多措并舉全力保民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5月出臺《關于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減輕企業繳費負擔。將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來抓,6月出臺《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促進職工平穩轉崗就業。進一步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6月出臺《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積極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擴大高質量就業,著力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也難以增加社會財富。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對就業的傳導效應已逐步顯現。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指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會有一些職工下崗,要更加關注就業問題,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落實和完善援助措施,通過鼓勵企業吸納、公益性崗位安置、社會政策托底等多種渠道幫助就業困難人員盡快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深刻領會和深入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在做好職工安置工作上下更大功夫。 ”省人社廳就業處副處長呂泉說。
今年6月,我省出臺了《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堅持精準施策、標本兼治,堅持“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工作原則,明確六個“一批”工作措施。在疊加使用12項普惠性政策的基礎上,重點針對鋼鐵、煤炭行業出臺給予職工安置補貼、增補穩崗補貼、發放社保補貼等4項特惠性政策,促進職工平穩轉崗就業,幫助企業實現脫困發展。同時,指導企業制訂職工安置方案,認真落實失業保險待遇和穩崗補貼資金,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加強社會保障銜接。
“盡管當前就業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但我省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為做好就業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下一步,將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推動經濟增長促就業穩定,綜合施策防范失業風險,確保就業局勢保持基本穩定。 ”呂泉說。
發展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會帶來就業彈性提高、崗位質量提升、智力型崗位激增。當前,我省著力圍繞“4105”行動計劃來擴大就業規模;開發科技含量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中高端崗位;在促進“互聯網+”新業態發展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形成新的就業形態。
推進社保制度改革,解除城鄉居民就業創業的后顧之憂社會保障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壓器”。有了?;?、保底線、保民生的各項社保制度,才能解除城鄉居民就業、創業的后顧之憂。
“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關于扎實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為我們積極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笔∪松鐝d政策法規處處長盛孝文說,“當前,我省正在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抓緊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同時,鞏固完善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調整職工生育保險津貼標準,加快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 ”
截至6月底,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873.76萬、3419.19萬、1661.23萬、530.2萬、506.24萬、437.2萬,同比分別增長4.01%、1.82%、-5.66%、3.93%、3.99%和2.66%??傮w上來看,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也在穩步提高。今年上半年,我省累計發放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44.8億元;截至5月底,累計為全省51.65萬名離任村干部、農村原民辦教師等8類“老字號”人員發放生活補助24.23億元;按照國家部署,穩妥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實施工作;適當提高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待遇水平。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我省積極落實調整社會保險費率政策,減輕企業繳費負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由20%降至19%;失業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由1.5%降至1%。允許已按規定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暫時困難企業,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緩繳期限為6個月,緩繳期滿按規定補繳后可繼續申請緩繳。各地對困難企業和僵尸企業進行了摸排,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認定,截至6月底,全省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13.81億元。
做好公共服務供給,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指出,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這就要求我省堅持民生優先導向,以實施民生工程為重要抓手,推動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擴大公共服務供給。
來自省財政廳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累計撥付民生工程資金750.8億元,占年初計劃籌資額的91%,超序時進度41個百分點,新增6項民生工程按目標推進,提標6項按政策執行到位,基本實現了民生工程“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目標。其中,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項目已辦理案件數48464件,完成率達60.6%;在創業就業方面,完成30萬人就業技能及新型農民培訓任務,參培率85.5%,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義務教育等6項提標政策執行到位,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元,推動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進一步增強。
其中,人社部門組織實施了就業扶持、就業技能培訓、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5項民生工程,積極貫徹落實就業扶持民生工程實施辦法,通過多種渠道幫助就業困難人員盡快就業;大力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完善擴面工作機制,強化市縣擴面征繳責任,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工、非公經濟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 “今年以來,我們還積極拓展社會保障卡應用,組織開展第二批社會保障卡綜合應用試點,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務。同時,抓好治理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推動各地全面建立應急周轉金、工資保證金制度,認真落實建筑工程領域工資專戶制度。 ”盛孝文說,“只有像落實發展任務一樣落實民生工作,做好公共服務供給,努力推動群眾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才能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