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電商征稅:到底難在哪兒?
2016-08-05 21:08:55? ?來源:中新經緯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5日電(魏薇)近期,電商納稅問題再次引發爭論。日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在G20成都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會議上表示,稅收政策首先應該體現公平,其次是鼓勵創新。數字經濟中包括電子商務都是創新,對于這些新興行業應該收稅,否則就不公平。 多次“狼來了”背后,人們不禁要問電商納稅到底難在哪兒?公平和創新矛盾嗎?收稅后成本是否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公平和創新矛盾嗎? 電商征稅問題早已有過多次討論,而爭論的焦點在于——不收稅會影響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征稅則可能打擊中小賣家的積極性。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向中新經緯APP表示,稅制的公平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強調相同能力的納稅人繳納相同的稅,不同能力的納稅人繳納不同的稅;不管是電商、還是非電商,都是法律關系的主體,如果有收入都應該成為征管法的納稅主體。 “一方面是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一方面是很多實體經濟兩位數的下滑,那么總體經濟和就業形式到底如何呢?”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指出,要把新經濟發展放在一個整體視角看,不僅看到一個行業增長速度,也要看它對整個中國就業、經濟結構發展的影響是不是正面和公平。 電商不征稅顯然對線下實體店不公,然而對于營業額較低的中小賣家,征稅是不是會“一竿子打死”? 蔡磊表示,電商納稅目的在于公平,而不是給中小賣家增稅。為保護小賣家利益,可以通過審慎調研,設置合理納稅起征點來避免增加他們負擔。另一方面,電商納稅也體現了“寬稅基低稅率”的稅收理念,實際達到幫助更多低收入群體減稅的目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中新經緯APP介紹,目前電子商務主要的模式有B2B、B2C、C2C三種;從主體看,主要分為電商平臺、平臺注冊企業和個人賣家;電商企業本身是工商注冊企業,都是交稅的;平臺注冊的商家,已納入征稅監管范疇,也在交稅;而個人賣家絕大部分是沒有納稅的。 維綸就是一位有著5年經驗的淘寶店主,對于電商征稅他表示早有心理準備,他認為如果電商征稅額度高,一些營業額較低的賣家可能會承受不了,不過他倒是更為樂觀,“監管客觀上對買家更有利,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從長遠來看有利于電商發展?!?/p> 曹磊指出,征稅對于電商賣家其實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一些不規范的賣家通過刷單刷銷量和好評,影響了賣家間的公平競爭,而征稅對刷單是很好的一劑猛藥,可以使數據更加透明化。 曹磊建議,可以針對個人賣家、企業賣家、還有平臺企業進行差異化征稅,比如營業額低于幾萬元可以免征;應漸進式推進征稅,不能用力過猛;此外,電商平臺也應適當減少管理費、服務費等費用,降低中小賣家的交易成本。 |
相關閱讀:
- [ 08-05]集美區婦聯舉辦第四期電商培訓
- [ 08-05]全國黨報電商物流聯盟大會召開|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社科專家論壇舉行
- [ 08-05]供應鏈電商別走向惡性競爭
- [ 08-05]全國黨報電商物流聯盟大會召開 聯手打造新產業模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