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改革六大亮點
2016-07-31 19:48: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霖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題:讓科研經費真正成為創新的“助推器”——詳解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改革六大亮點 新華社記者韓潔、郁瓊源、汪奧娜 還為科研報銷找發票發愁嗎?還要絞盡腦汁編寫經費預算和方案嗎?還要擔心年底花不完錢不得已突擊花錢嗎?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從經費比重、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的措施,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記者采訪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四部門負責人,詳解意見的六大亮點。 【亮點一】科研項目資金“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過細過死”是困擾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合肥工業大學數學系教授檀結慶說,預算編制要求提前幾年就把科研項目的各項開支列出來,在實際運行中發生了變化,再調整就很困難。 意見的一大亮點是簡化預算編制科目,下放調劑權限,對一些科目合并“同類項”。意見指出,將直接費用中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合并為一個科目。 四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如果合并后的總費用不超過直接費用的10%,就不用提供預算測算依據,科研人員在編制這部分預算時不用再具體到開會與出差次數。同時,下放科研項目預算調劑權,在項目總預算不變的情況下,直接費用中的多數科目預算都可以由項目承擔單位自主調劑,“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 【亮點二】加大對科研人員激勵力度 科研項目資金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一般包括設備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等10類左右的支出科目;間接費用主要用于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本耗費和對科研人員的績效激勵。 我國科研項目間接費用與美國等國家相比比例偏低,為進一步完善間接成本補償機制,意見提高了間接費用比重,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的一定比例:5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20%,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為15%,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為13%。 四部門透露,為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意見取消績效支出比例限制,明確項目承擔單位可以在核定的間接費用比例范圍內統籌安排績效支出,并與科研人員在項目工作中的實際貢獻掛鉤。 【亮點三】打破“玻璃門”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 一些科研人員反映,相對我國而言,美國等國家科研項目中“人員費”比例較高。 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的吳愛平研究員認為,目前我國科研經費使用中,勞務費比例過低,對于人員費的使用還存在很多限制。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陳默說,在實施科研項目時最發愁的是人力費難報銷問題。項目找很多學生做實驗需要支付勞務費,但都不好報銷。 意見明確勞務費開支范圍和標準,重申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勞務費。 四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制度層面,勞務費沒有比例限制。但科研人員反映在項目實際申報過程中,勞務費仍存在“隱性”的比例限制。對此已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并要求相關評審機構進一步規范評審工作。 |
相關閱讀:
- [ 07-31]中辦國辦印發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意見
- [ 07-01]探秘“人造太陽”科研項目:人類最理想的潔凈能源
- [ 06-03]提高科研項目人員費,不妨先落實年薪制
- [ 05-03]上海電機學院:規定科研項目管理費下調至2%
- [ 02-23]廣西科研經費成官員取款機 逾6億元科研項目未結題
- [ 01-15]申請科研項目,不應以職稱論高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