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封鎖出一個團隊 “‘如果不能用港幣結算費用,那就請你們另請高明吧!’外方維修人員傲慢地將圖紙扔在桌上,拋下這樣一句話走了。”徐小平說,“這是在委外修理離心過濾機的過程中,一臺由美國制造的價值10萬美金的離心過濾機遇到故障需要依賴外方進行維修,可維修方卻借此機會刁難我們”。 “我們來修!我就不信只有他們才能修好!”徐小平一氣之下接下了這個項目。海口是夸下了,但困難如大山一樣擋在面前。看著手頭只有一張簡單的使用說明書,連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以及機械簡圖都沒有,維修中心犯了愁。“沒關系,我們雖然不了解其內在結構,但知道它的基本物理原理。我們公司有著這么多先進設備,正好是我們‘練兵’的好機會!”徐小平鼓勵大家。 徐小平和他的團隊從自己設計專用工具開始,一步步摸索,運用經驗和已掌握的知識把離心過濾機逐步拆解,經過不懈努力,沒有花費一分錢的備件費用就將這臺離心過濾機完全修復,徹底擺脫了外方的技術封鎖和刁難。 “是別人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摸索出來的,這個兩者之間價值區別很大。我想說,封鎖也封鎖出一個團隊出來,這樣也很好。我們通過封鎖鍛煉了我們自己。有時候挑戰和困難就是機遇。”徐小平說。 徐小平團隊近年來完成各類技術革新項目185項,為企業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35億元;編制各類維修標準規范206項;累計申報各項發明及實用型專利21項,已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15項,其中“靜壓支承次級壓力全方位監控技術”獲得國際專利,徐小平自主發明的“激光可視對焦技術”替代了危險、繁復的激光間接調整技術,躋身該領域領先水平,徐小平創新工作室的“電子主軸的自主修理”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我的機會比別人多” 1989年徐小平被招聘進上海大眾發動機廠,由于發動機廠的設備大多是進口的,他只能看懂圖紙的結構,上面的說明看不懂。他發覺語言不通成為了他與德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溝通的主要障礙。但是通過翻譯,雙方的意圖、思路、設想往往不夠準確的表達。因此,徐小平下定決心自學德語。 對一個沒有一點外語基礎,已經三十多歲,僅有高中文化的技術工人來說,掌握一門外語,意味著什么樣的困難?面對困難,徐小平沒有放棄,捧起德語課本,從ABC開始學起,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記。徐小平幾乎將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投入了德語學習。另外,在公司的支持下,徐小平有機會到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后來又去德國進行技術培訓。從基本掌握會話能力到能與德國同行交流,徐小平逐步地走到了同行前面。2003年通過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德語翻譯”的考核,他也被譽為德語說的最溜的技術工人。 “我的機會比別人多,在語言上面我是占了一些便宜的”。徐小平說,“比如公司規劃需要定設備,找供應商談,這時就需要找一個既了解設備又懂外語的人,看看設備的結構和壽命等因素,因此公司經常會找我去。我也往往在制造設備的第一時間就知道它的情況。即便是產生問題,修理也更容易”。通過這樣的機會,徐小平一直走在同行前面,了解了其他人不了解的東西,做事就比別人快半步,久而久之,徐小平成為行業內的領頭羊。 他多次主持了來自德國、英國和奧地利等進口設備的大修項目,負責進口設備的驗收工作,先后兩次出國參加生產線改造和進口設備購置的技術談判,并擔任工作組翻譯。 徐小平在工作。刁云嬌 攝 “叫我一聲師傅,就要對得起這個稱呼” 在徐小平的帶領下,上汽大眾發動機廠的“徐小平勞模創新工作室”形成了由數十人組成的技術團隊,在十幾個專業領域開展創新研究。他提煉創新出“X+1=TEAM”人才培養模式。“X+1”模式指每位團隊成員首先掌握基本維修技能,然后掌握一項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為某一專業技術領域的專家,最終以創新工作室的形式將這些專家整合起來,就形成了強有力的團隊“TEAM”。 2015年 “徐小平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 有人曾問徐小平:“帶這么多徒弟,難道不怕技術被人學了去搶了你的風頭”?徐小平回答說:“別人恭敬叫我一聲師傅,我就要對得起這個稱呼。我帶徒弟不光是手把手教,我的目標是教會大家學習的本領、總結的本領和創新的本領,這是我當師傅最大的價值。” 徐小平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凡的業績。他先后獲得“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機械工業技能大師”、“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等諸多榮譽,同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于2005年、2010、2015年三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13年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徐小平說,“人一定要有夢想,有夢想就有追夢的動力。我在學徒的時候,我一直夢想著哪天能超過師傅;當我走進上海大眾,看到德國專家對先進設備那種駕馭能力的時候,我又想什么時候能超過德國專家;當我參觀了德國設備制造公司以后,我又開始做夢,什么時候我們也能造出這樣的機器。36年來,我不僅趕上了師傅,解決了德國專家沒能解決的問題,還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 談到下一個夢想,徐小平說,“如果一個修設備的人整天就是修,那是個悲哀。在我的腦海里,天天都在想如何不要修。如今,發動機廠設備預防性保養時間已經達到設備維修總工時的86%,因此,實現百分之百的預防維修才是我們團隊的終極目標,我要圓的就是這個夢。”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