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歲的小娃娃,懷里抱著手機,指尖熟練地在屏幕上滑動,“西瓜”切得飛快;一吃完飯,就蹭到電腦前,打開視頻網站,邊看“光頭強”邊哈哈大笑;晚上總得聽一集《晚安小綿羊》,否則就鬧騰著不愿睡覺……這樣的場景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變得司空見慣。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網民總數已達6.88億,19歲以下網民占全體網民的24.1%,其中年齡低于10歲的網民超過1800萬。“小網蟲”越來越多,怎樣趨利避害,引導兒童安全上網?如何抵御侵害,構建安全網絡環境?這些值得關注。 上網低齡化成為普遍現象 “孩子是從幾歲開始接觸網絡的?” 湖北武漢的秦女士想了想說:“應該是兩三歲吧。孩子一哭鬧,怎么哄都哄不好,我就給孩子看手機上的圖片和動畫,孩子立馬就安靜下來了。久而久之,我就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了。但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方式,現在孩子每天都想看動畫片,不給他看還耍脾氣,真是令人頭疼。” 在中國,像這樣的“小網蟲”已成為互聯網大軍的重要成員。不久前,騰訊公司發布了《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數據顯示,90%的中國兒童(指18歲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互聯網,其中城市兒童觸網率近95%。兒童首次觸網年齡也越來越小,報告指出,56%的兒童初次上網年齡低于5歲。 “今天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兒童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互聯網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是真正的‘網絡原住民’。”“青年之聲”青少年成長服務聯盟專家孫宏艷說,“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用小游戲逗孩子玩,給孩子拍小視頻,甚至有些母親一手給孩子喂奶,一手還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環境如此,孩子不可避免地耳濡目染,因此,上網低齡化也是正常現象。可以預測,網絡進入兒童生活世界的時間將越來越早,程度將越來越深,網絡必然成為影響兒童生活的重要力量。” 網絡風險往往更隱蔽 提起孩子玩手機玩電腦,安徽省合肥市天鵝湖小區的宋先生就一肚子氣。“孩子一玩起游戲就停不下來,還把眼睛弄近視了。”宋先生嘆了一口氣,“網絡中的不良信息真是讓人防不勝防。”山東省棗莊市的袁先生經常被網站上的意外彈窗嚇一跳:“瀏覽新聞的時候,看著看著突然就蹦出一個對話框或者小視頻,內容很多都是不健康的。作為家長,我很擔憂,如果孩子看到這樣的信息,會不會因為好奇點進去觀看呢?” 兒童上網面臨許多風險。在騰訊發起的“兒童網絡保護大調查”中,網絡詐騙、不良信息、網絡欺凌成為孩子在上網過程中遭遇的三大危險,其中網絡詐騙比例最高,占61%。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最新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高中生遭受網絡侵權的現象非常突出。47.2%的高中生有過網絡密碼被盜的經歷,42.3%在網上收到過虛假的付款要求,17.0%網上購物曾被欺騙。此外,在網上被威脅恐嚇的有7.5%,個人照片或視頻在網上被惡意傳播的有7%,在網上遭到過團伙欺負的有5%。 網絡詐騙和盜號易導致財產風險;長期關注不良信息易誘發違法犯罪;網絡欺凌和騷擾易造成心理傷害……而相比于日常生活中的風險而言,網絡風險因為脫離學校和家庭的視線,所以往往更加隱蔽,更容易導致嚴重后果。 |
相關閱讀:
- [ 07-21]觸網低齡化 熊孩子”玩手機花掉10萬元
- [ 06-27]我國吸毒人員呈低齡化趨勢 六成吸毒者不足35歲
- [ 06-24]教育思考:你的孩子是否適合低齡留學?
- [ 06-22]留美學生低齡化 赴美念高中的中國留學生增多
- [ 06-20]外媒:中國赴美留學低齡化 經濟文化適應問題凸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