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了帷幕,民眾對高考的熱議卻熱情不減,除了對于狀元的津津樂道之外,就是對于各類“滿分作文”、“零分作文”的品頭論足了。其中,“零分作文”本身就是個笑話,純粹是網絡段子手借以博取點擊量的工具,倒是“滿分作文”這個話題令人不吐不快。 對于滿分作文,社會上有著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文無第一”,怎么能夠出現滿分作文呢?這類人把高考作文等同于古代文人的文學創作,概念混淆,令人遺憾。 另有一類人,極度追捧滿分作文,把滿分作文奉為圭臬,他們是在讀的學生或家長,買了大量的《滿分作文選》,甘之如飴,希望能成為下一個滿分得主,其情可憫。但是,縱觀真正的作文高手,靠這些書籍成功的,恐怕沒有幾個,這恰如天天進補人參鹿茸之輩,并不比吃粗茶淡飯的人活得長久。 滿分作文,個人以為,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但是,需要我們冷靜客觀地看待,而非對其盲目地大肆炒作。 說有存在的必要,是因為一門考試的試題,完全不符合要求就零分,完全符合要求就滿分,天經地義。要不然,教育測量學的意義何在?一門學科的科學性不能被一些“孔乙己時代”的思想觀念、陳規陋矩所束縛。若是對高考作文判起分來畏手畏腳,一味打“保險分”(即“42分主義”),長此以往,受傷害最深的必然還是這門學科本身。學生會因懷疑其客觀性進而疏遠這門學科,高中語文“門前冷落車馬稀”將是所有人不愿見到的景象。前幾年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語文,就是這類現象的極端表現。 說反對盲目大肆炒作,皆因“爆炒”高考作文,是一種極為不良的社會風氣。相當一部分人,并不是因對教育抱有熱情而關注教育,只是為了出名或吐槽,才借助高考作文題目,造出一篇又一篇的所謂“滿分作文”。而這類“偽滿分作文”,或是“心靈雞湯”的濃鮮版本,或是妄議時事的“黑暗料理”,混淆了人們的視野,攪亂了教育的本身。至于某些滿分作文選的出版方,則純粹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流水線式地出版獨家“秘制”,更是內幕重重不可細說了。 其實,高考本身就是一次考試而已,安靜平和地看待語文,乃至作文,才是全民應有的素養。如果高考作文成了全民狂歡的噱頭,作文成了繼中國男足之后又一絕佳吐槽點,這才是世人的悲哀,也是語文教育的悲哀。 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就滿分作文的“滿分”二字而言,對于“作文”二字,還沒有談得深刻。恰好今天看到一位今年高考閱卷教師的心得,頗合我意,謹錄于下: “……學生作文有自己的標準,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欣賞習慣,更不能按照對作家的要求去判斷能否給滿分,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比如一個作家,你老掉書袋,用別人寫過的段子,那叫拾人牙慧,是被鄙視的。但對中學生來說,能夠引經據典,說明他一直在學習和看書,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當然要鼓勵,要酌情多給點分……” “……所以,我給的那個滿分(作文)就沒什么創意,從文學角度來說其實(我)不怎么欣賞。但是它主題明確、結構完整、引經據典、語言流暢,一招一式都顯得訓練有素,而且從羅素寫到傅雷,又寫到毛主席在黨內談《觸龍說趙太后》;雖然基本沒什么自己有個性的話,但高考壓力下,一個高中生還能這么從容不迫,連標點都沒怎么錯,從職業倫理出發,必須給滿分。” 我想,這位閱卷老師的心態就應該是當今高中作文界該有的心態了,客觀,公正,一切實事求是。如果能夠推而廣之,社會大眾都能如此看待,那么我們語文教育界的春天也就不遠了。 |
相關閱讀:
- [ 07-01]莆田高考文科狀元陳雅冰:帶著問題學習 閱讀解壓長見識
- [ 07-01]家長反映:高考錄取沒開始 女兒頻頻“被錄取”
- [ 07-01]網絡支付實名制開始實施 網購轉賬等受限應該怎么辦|揭秘高考詐騙黑色產業鏈
- [ 07-01]揭秘高考詐騙黑色產業鏈:用戶信息泄露是源頭
- [ 06-30]別急著給高考改革定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