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認真感染著身邊的老老小小 一份執著的信念:要盡自己所能為村莊衛生出力 由于身體原因,78歲的黃菊英沒有生下任何兒女,一歲時就失去父親的她,自小就做了童養媳,身邊已無任何親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她本不應如此辛苦,但卻始終記得當初與老伴的那份堅持…… 黃菊英的老伴王國興,是上世紀80年代前后原窯里大隊的支書,那年代他們夫妻倆是普通農民,也是環保志愿者。“小時候啊,山上到處都是很粗的樹,在山上走著,隨處可以看到狍子、黃鼠狼、山雞等動物。”黃菊英回憶道,老伴經常和她分享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候的肖江河水面寬闊、河水清澈,里面生長著各種魚。 隨著生活垃圾的增多,村里的環境逐漸變差,河道邊滿是垃圾,河水也開始泛黃,黃菊英和老伴一起用牛車將這些污染物清理后拉了出來,“當時裝了兩麻袋,我記得很清楚。”黃菊英說。 經歷過少時家鄉“青山綠水、飛斑走兔”美景的黃菊英,看到眼前的場景,既懷念又痛心,恰巧當時街頭巷尾都在流行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她聽得很激動,“歌詞里有一句唱的特別好,‘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說的不就是村里之前的景色嘛。” 打那之后,黃菊英固定每個月去肖江河邊兩次,沿途撿拾丟棄在河邊的垃圾,每個來回有15公里左右。30多年下來,黃菊英的步行距離超過1萬公里,裝垃圾的塑料袋也用了近2萬個。她也從一個中年婦女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太太。 2014年5月,玉山村保潔理事會要招聘一名保潔員,大家看到黃菊英無兒無女條件差并且一直堅持做環境志愿者,都力薦她當保潔員。在村委會的再三邀請下,她答應了。在黃菊英看來,能為村里的衛生出份力,給大家一個好的環境,也是一種榮譽。 “別看我今年78歲,身體還很硬朗呢。”言語中,黃菊英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現在,黃菊英不僅養雞、種菜,還種起了花生、豆子等。 |
相關閱讀:
- [ 08-28]培育小城市別忘演繹“小城故事”
- [ 06-04]東山啟動“小城故事”美麗銅陵征文、攝影比賽
- [ 05-30]旅游新亮點 臺灣小城故事多
- [ 05-29]消弭不見的命運掙扎——讀李靜睿《小城故事》
- [ 05-16]東山啟動“小城故事”美麗銅陵征文、攝影比賽
- [ 04-08]《小城故事》變華爾滋 臺北小巨蛋上演熱情音樂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